第一百五十八章 沈浪出征(2/4)
节过后,这本连环画便由几大出版社共同出版,不过出版的钱却是由吴杰支付。
这个倒是无所谓,最蛋疼的是钱由吴杰出了,最后的收益却要让出版社占一半,然后各地的国营书店还要再占一半的一半,他和沈浪的收入还得再往基金会捐一半,最终到手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至于小商店、路边报摊卖的连环画,吴杰和沈浪一毛钱都收不到。
这些地方卖得连环画实际上是各地的出版社自己私印,严格来说也是国营,但吴杰和沈浪要不到一分钱,谁让这会国内根本没有“版权”的概念。
吴杰那张华语专辑没有在国内发售,但春节后已经被各地的音像出版社做成了录音带,然后在全国各地大量销售,价格只要一两块钱。
但不要觉得一两块钱少,现在大部分人的工资也就十几二十块。
这才几个月时间,保守估计已经在全国卖出上百万盘了。
吴杰依然是一分钱都拿不到,这些钱未来五年都别想赚,国家开始认识到“版权”的概念要到八十年代末,能通过法律解决要等九十年代,真正被重视要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了。
但他倒是不觉得这样亏本,因为钱虽然赚不到,但是名气可是赚爆了啊!
沈浪的漫画也是一样的道理,尽管他还没在泳池里闯出名头,但是每册连环画上那个大大的“作者”名让不少人都知道了沈浪。
《足球小将》现在只出了第一册,沈浪打算把这本漫画分成六篇,分别为“小学篇”、“少年队篇”、“青年队篇”、“联赛篇”、“欧洲篇”、“国家队篇”。
现在还只是“小学篇”的第一册,这一篇要连载完少说也要两年以后了。
但这个顺序已经透露出很多东西,因为这正是吴杰希望在八十年代进行的足球改革。
中国未来四十年不可能在体育上花费太多精力,哪怕大佬们喜欢某项运动,体育也绝不能与高考抢人才。
这是中国复兴过程里的必然取舍,“中国智造“”完成前就没资格像欧洲和美国那样发展足球和篮球。
但也总不能什么都不做,足球和篮球有没有天赋,基本上十岁左右就能看出来了。
吴杰希望小学和初中前两年的体育课能起到挖掘人才的作用,体育发展基金可以为这些学校进行一定补助,鼓励他们把一些不适合学习,但拥有体育天赋的孩子转到由体部,包括体部下属部门成立的体校。
当然这个名额会有限制,防止学校为了钱不惜把学习好的孩子也送过来。
这些体校的招生理念也必须是求质不求量,主要任务就是向当地的体工大队进行输血。
各地的体工大队会组建地区联赛,为省级队伍,也即是甲级、乙级、丙级联赛输血。
如果培育出了一名能到欧洲踢球的球星,体育基金就会按照该名球星的成长轨迹,逐一向每个成长阶段发放补助,一直发到他毕业的小学为止。
这套机制可以一直用到九十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实际上到时候也只要稍作修改即可。
说白了,吴杰就是想通过“小学”和“体校”这两个阶段来挖掘体育人才,甚至体校都不用多,每个城市有一到两所体校就够了,每年只要招收一两百人的三大球苗子,外带一两百名其它运动的好苗子,然后由体部和体育基金来进行补助。
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大概能建立一千多所体校,这样每年至少能为三大球输送十万人的预备役。
如果再算上各体工大队自己的青训梯队,那么十年后中国18岁以下的足球运动员注册人数就能轻松突破五十万人,成年足球运动员的注册人数能达到百万之数。
篮球的话,大概也能有足球注册人数的一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国体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 沈浪出征〗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35/135514/15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