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忠臣报君恩 无私参权奸(1/3)
(080)
十月二十,钦差玉贵妃结束在江浙诸省“巡视”明访暗查“生祠案”,回京复命。时间仅隔一天,十月二十二日上午早朝,一场有予谋、有计划、有准备的,“连参魏逆及其党羽”的“倒魏运动”,便雷霆闪电疾风暴雨般袭来了!其来势之汹猛,声势之浩大,让曾久经宫廷斗争考验的大太监魏忠贤,亦深感猝不及防。而这场有计划的“倒魏运动”,倒是以“东林余孽”(魏忠贤语)、内阁工部主事陆澄源的上疏,弹劾魏忠贤条条罪状开始的。
这日的确是个好天气,天刚微明,启明星尚还在西天边闪烁时,东方地平线上,便已透出熹熹霞光,天上仅有几朵飘来飘去的浮云,绝对是个无风无雨的好天气。这样的天气,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同昨日或明日没什么区别;也许昨日晴好,了无风雨;抑或明日阴天刮风下雨,都影响不了他们的情绪,照样早起而作,晚来歇息。
但对于崇祯帝和魏忠贤两大对立面人物来说,这绝非一个普通的日子!虽然朝堂外是朗朗晴天;朝堂内却遭受狂风暴雨雷电袭击。由于几个东林党内阁大臣,没能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连上几道奏疏不打紧,却突兀将原本隐蔽的君臣矛盾,在全体阁僚文武百官面前暴露无遗;这无疑将两位特殊人物突架在火上烤!
但你也休急欲埋怨几位上奏疏官员,他们之所以没打招呼便冒然上疏,是各有自己苦衷不说,却更表现出对朝廷的一片赤胆忠心,也均很不容易的。为了这次果敢上疏,他们已风餐露宿熬夜达旦,调查落实,起草修改,匆忙了将近半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道奏疏不说,且各自均是怀着赔上身家性命决心,抱定不成功便成仁心理准备,冒险孤注一掷的。你比如说那在早朝开始,例行仪式刚进行完,第一个勇敢站起,斗胆上疏挑战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工部主事陆澄源,便是个极具代表性的典型。
这陆澄源年近四旬,中等身材,赤红脸庞,模样粗犷;从外表看绝不像文人倒颇似武夫的那种人;但其耿直豪爽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个性,也的确同武士有些相似。可他却是光宗朝名符其实的文进士。科考中,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不仅惊动了主考官,且得到了当朝皇上重视。也正因为先光宗帝执政时,慈祥敦厚且具平民意识的泰昌帝,许为自己亦系宫女儿子贫贱出身的缘故吧,对出身梨园世家卑贱身份,但却颇具才情的陆澄源,顶着世俗眼光压力,受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贫贱出身的皇帝,才会重用戏子出身的才子”,等的背后非议,坚持以质取士,不仅将陆澄源擢为进士,且随后便擢升为工部主事。
此衔虽品级不高,仅只正五品,但却是名符其实朝廷命官内阁大员。陆澄源是个善恶分明知恩图报的正人君子,正为先帝光宗皇帝,在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一次坚持正义的知人善任,使耿直的陆澄源,不仅将当事者光宗,且依次类推,将朱家皇帝均视为陆家世代恩君。
有鉴于此,他便早对觊觎大明王朝权位的魏忠贤恨之入骨,必于除之而后快,只恨“手中没有杀人刀”;何况在天启朝,眼见皇上无意朝政,专心木工,致使朝权旁落至魏逆;许久以来他好憋气。
于是乎,天天等,夜夜盼,终于盼来有志中兴大明王朝,又具文韬武略,且对魏逆早怀剪除之心的崇祯继位。但既往“馍不熟因汽不圆”,他很理解崇祯帝心,所以便没敢冒然行动,生怕干扰今上总体部署。尔今好了,皇上既公然钦派皇贵妃娘娘,以“代君出巡”名义前赴江浙地,暗查“生祠案”,说明已下决心开始惩治魏逆及其党羽了,虽没颁明旨,也许是顾及他皇兄先熹宗,“要善待和重用魏忠贤”的临终嘱托?作为臣子,尤其深得先帝厚恩的自己,更须懂得“怒主子之不便怒”。
现时挺身而出,挑战魏逆弹劾他阴谋篡权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更新章节〖第054章 忠臣报君恩 无私参权奸〗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31/1319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