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百二二章 数据撒谎?(2/3)

数据,没有进行任何的伪造,也没有进行任何的诱导!否则的话这么一个数据本身就不真实了,哪儿还来什么不会说谎啊?就像是贾鸿渐曾经举例的上街头采访的事儿。那想要电视采访民意出什么结果,他就能弄出来什么结果!怎么弄?就是靠诱导!比如说问美国民众是否支持禁枪这么一个事儿吧,在问民众这么一个问题之前,首先先问民众们觉得现在市面上坏人持枪的事情多不多,答案肯定是多!那么再问他们一句,如果他们发现坏人正在侵犯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时候。他们这些普通人是希望自己手里有一把枪呢,还是不希望。这答案当然是希望了!毕竟美国枪支泛滥的问题多严重啊,很可能坏人腰上就别着一把枪呢!这时候要阻止对方侵犯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当然是普通人有一把枪比没枪好了!

在进行过这么两个问题的诱导之后,在打开摄像机问这被采访的民众一句——那你支持禁枪么?这时候民众会怎么回答?因为有了前两个问题的诱导,就导致这民众如果不想自己打自己脸,表现的自己很虚伪,那他肯定要表示支持禁枪!而且贾鸿渐之前给他的诱导问题,那暗示的就是枪支泛滥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在坏人很可能持枪的情况下,他们支持不支持“对普通人禁枪”,那谁会选择支持啊?但是问题在于,真的要禁枪的话,那么对坏人非法持枪肯定也要进行各种打击。经过了持续的严打之后,到时候可能好人没枪了,可是坏人持枪的几率也大幅度减少,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就不一定需要有一把枪来给自己心理安慰了,不是么?毕竟枪支这么一个东西,那是属于一个小孩子拿着都可以造成非常大损害的武器!美国不是没有什么妈妈带着五岁的孩子去超市,结果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翻出来了杂物箱里面的手枪,不小心把正在后车厢放东西的亲妈给崩了的事儿!

所以同样,如果要得到一个关于老百姓大量支持禁枪的民调。那就可以对之前的那种诱导反其道而行之——上来先问普通民众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问民众碰到了持刀的坏人和持枪的坏人的,他们在哪种情况下容易逃脱?第二个问题,如果政府进行零容忍的对枪支泛滥问题进行严打。那么坏人持枪的几率是不是会大幅度下降?这两个问题老百姓回答了之后,那再问一句他们是否支持禁枪,这一般人只要没有自杀倾向,那肯定会倾向于回答一句支持啊!毕竟之前的两个诱导问题都隐藏着一种禁枪了可以对老百姓安全有很大提升的一个概念,如果这老百姓还不支持禁枪。那不就是不支持让自己变得更安全么?这不是违背人类的潜意识的么?所以哪怕他本身是不支持禁枪的,但是在这么一个诱导之下,也很容易回答支持!

这还是进行诱导,如果加上一些数据挑选的话,那更是可以做到想要什么结果就能有什么民调结果的地步!那这样的数据会撒谎么?而在另外一方面,哪怕数据本身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什么诱导和伪造以及挑选,就是直接真实调查出来的原始数据,那么对数据解读也是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环节!数据不会说谎,说谎是来自于数据误读!很多公司招聘数据分析只强调数据处理。对数据解读无法评估,就会带来数据误读,从而产生“数据会说谎”的结论!

比如说,现在收集到了一套数据,很多人发现这套数据里面数据和b数据是高度相关的,每次只要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很快b数据也会发生变化,那么是不是能够得到的变化会导致b的变化这么一个结果?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可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和b不能是都和另外一个相关,而采集数据中的变化b就变化。只是因为这些数据中都最先出现了变化,所以和b都会受到影响!可是如果单独拿出来了和b,而没有变化的话,那和b还有别的一些受到影响的因素。这就会让和b数据的变化完全没有关联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风骚重生传】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千七百二二章 数据撒谎?〗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31/131625/37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