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辉煌 第五十三节 两难(2/3)

的冷静来保卫未央宫,而倘若卫尉失去了对安军队地掌握权,那么这时候一旦有人心怀不轨,失去卫尉指挥的未央宫镇守军队,很有可能出现慌乱,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又被有心人抓住,成功的刺杀了天子。

那么一切就都完了,为了保命,也为了后代,田窦两家将不得不大打出手,安城将成为战场,而且天子一旦有失,那么举国上下将立刻出现震荡。

现在可不是当年平灭吕后时期的局面,大汉国花了四十年时间,不断的削弱了诸侯的实力,增强了各地郡守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与以前有着根本的不同,平吕后时,当时帝国各地的诸侯实力强大,齐,赵,吴,楚等国更是拥有着不亚于中央政府的兵力,而且当时帝国的开国公侯们也还没有衰落,这股实力依然足够稳定国家。

可是现在,诸侯的实力大打折扣,忠于帝国的公侯早死的差不多了,继任的人大都是奢侈懦弱之辈,而唯一可以整合他们力量的人曹寿也去了,基本上诸侯和公侯力量已经不可能再起到当初那样的稳定作用。

而地方家族门阀的势力却成了几何数字增,这些门阀世家行事,并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点,而是自身家族利益为最高,一旦发生天子遇刺的事情,那么他们肯定会有人生出叛乱之心,豪赌命运。

倘若李云真在辽东坐视安大乱,那么他就很可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这个国家的罪人!

辽东不像其他地方,这里严重的缺乏人口以及后勤设施,不可能负担起目前这支庞大军队的开销,在军械供应方面也严重受制于帝国的中央供给,所以辽东军队虽强,人马虽多,但是却不可能起到乱世之中稳定乾坤的作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在目前的态势下,李云唯一正确的做法就只能是一旦事情真有朝全面恶化的情况发展,那么辽东大军就只能勤王保业,以先帝的名义,兵出辽西,直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坚决的站在天子这边!

现在李云不得不佩服先帝的远见,这样一份诏书,虽然有些小人之心,但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稳定大局。

成王败寇,李云清楚,一旦辽东大军兵出辽西,安的局势就会立刻得到稳定,这世界上再没有比那些大门阀大家族更会作选择题的人了。

这样一来,太皇太后假如真参与进来了,并且与天子全面决裂,那么获得胜利之后,刘彻件要干的事情,就是软禁太皇太后,而且历史书上也将对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百般诋毁,就如同后世历史书诋毁,污蔑武则天一样。

而这一切完成之后,李云自己也将陷入一个真正的危机中去。

辽东大军兵出辽西,稳定了天下局势后,李云自己就只能选择下野,因为他已经犯了任何一个皇帝的大忌讳,未得虎符,私自出兵。

这个时候,李云若不主动放弃辽东的兵权,那么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高兴,岳飞,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难道他们的皇帝不清楚他们的忠心吗?

原因恰恰相反,这两人都是皇帝亲手提拔,亲自委以重任的大将,可是最后为什么又被皇帝亲自下令杀了呢?

还不是这两人有拥兵自重,培养私人力量的嫌疑?

皇帝虽然相信他们的忠心,可是皇帝并不能相信他们的部下,便如袁崇焕,崇祯皇帝几次下令其部将祖大寿回援北京,可是祖大寿却拒绝了,这边袁崇焕一写书信,祖大寿的关宁铁骑就迅速的回来了。

换任何人当皇帝,都会杀了袁崇焕,这不是能不能杀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杀!

李云虽然有点小聪明,可他还没有自负到自己比岳飞更出色,比袁崇焕更厉害的地步。

一旦交出兵权,李云清楚,命就不再是被自己掌握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大汉帝国雄风录】最新更新章节〖卷六 辉煌 第五十三节 两难〗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8/128908/20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