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2/5)
袁世凯的心思,更没有弄明白如今的风潮到底是如何。
清政府的那些达官贵人还是不明白,当一个国家从上到下的人,都不喜欢如今当权的政府,都把各种怨愤推到政府身上之后,都希望这个政权快点完蛋之后,那这个政府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换句话说,当一个政权离心离德之后,就算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也无法保证政权的安稳,更何况清廷此时的武装力量根本就说不上强大。
当袁世凯赶到淮安后,倒是很快就重新掌握了那支清廷如今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过此后他依然坐镇淮安,每天就是不停的训练,一点南下动弹的意思也没有,清廷一旦下令催促进兵,他就开始哭穷,说什么士兵没钱,弹药缺乏之类,总之意思就是伸要钱!
由于局势越来越坏,因此清廷很快就凑了一钱给了袁世凯,想着这下他总该进兵了吧,谁知道袁世凯拿到钱之后,依然不动弹,只说在联系购买军火物资,说这点钱不够,继续跟清廷要钱。
这下子,清廷火大了,连续催促进兵,可惜袁世凯就是一动不动,继续在淮安练兵兼跟洋人买军火,坐看革命的火焰在全国各地越烧越旺。
在袁世凯稳坐淮安的这段日子里,各地糜烂的已经无以复加,甚至连东北三省也已经宣布起义了,清廷能实际控制的地区,就只有京津唐地区!
至此,局势坏的无以复加,比太平天国时期还要坏,大清朝到了眼看就要覆亡的节奏。
于是乎,清廷总算清醒过来,知道如今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袁世凯以及他下的精兵,再说根据情报,袁世凯在淮安也的确是用清廷给的那钱,不停的招兵买马跟购买军械,总算是用在“国事”上,因此只好继续想办法去凑钱。
清廷此时已经没钱了,只好继续以铁路为抵押,跟四国银行团借款,可惜,这一次也不知道为何,原本对自家铁路都很有兴的四国银行团居然都不肯借钱了!
经过盛宣怀的一番打听,他们才知道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四国银行团之所以放弃铁路抵押不再贷款给清朝,是因为他们都不看好清廷,因为他们觉得清廷在短期内很难打败李志高乱党!
很显然,四国银行团之所以不借钱给清廷。不是因为已经在欧洲的孙文的那番激情四射的游说,而是因为之前清廷一连串的军事失利,外加李志高方面的公关,已经让四国银行团开始踌躇起来。
四国银行团只想要利益,他们可不想跟清廷绑在一起,以前说好的以铁路为抵押给贷款。是看清廷好歹还是个统一的政权,可清廷如今四处起火,眼看就不行的样子,在局势明了之前,任谁也不敢把钱借给清廷了。
这边跟外国人借不到钱,那边袁世凯催钱催的急切,清廷这下实在没办法,只好自己想办法,业务费是加税。以及跟王公贵族哭穷,要他们自己捐献点,可惜这时候谁也不想为国分忧,都在哭穷,因此清廷凑了又凑,只凑了两百万两白银,急急忙忙的就送去了给袁世凯。
谁知道,那个袁世凯得了这钱后。居然还在哭穷,还不肯进兵!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下子。隆裕太后脾气再好也恼火了,这就要不顾一切的下令免除袁世凯的一切职务,幸亏徐世昌等人明白事理,赶紧劝住,因为此时谁都知道,母亲那支北洋新军都只听袁世凯的。真把袁世凯逼急了,他要是也反了,那大家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也就是说,清廷如今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哀求。希望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清廷退位(求订阅)〗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7/127897/9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