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2/5)
爽了一路,感觉压力瞬间就小了很多。
看完工厂,李志高又带尹锐志去参观在这边的自办学校,这个名叫马鞍山综合学校的地方,顾名思义,是综合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诚仁夜校这几个级别的学校职能,高中则暂时没有。
这里的学校,教材都是从现代弄来的修改,老师是一些从城里请来的读书人,学生则除了那些佃户工人军人的孩子们外,也有不少成年人,比如那些有空的佃户工人啥的,也都会来这里学习。
暂时来说,这里只是按部就班的教授基础知识,要求也不高,只求这些学生在文学方面能认多点字,数学方面会基本的四则运算,历史方面起码知道中国过去的基础历史,不会把宋朝放在唐朝之前就行。
除了学基础知识外,这里的学校跟太平学府不同的地方有很多,首先这个学校不是封闭化教学,学生学完了可以放学回家。其次教授的对象基础知识更差,更广泛,除了教孩子,也教大人,基本都是在教文盲,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扫盲班。当然最不同的一点就在于,这里不但教授普通基础知识,还培训其他职业技能,比如学生会根据基础知识掌握的多少,要分别学习开汽车,开农用械,开挖掘等械,还要学会使用柴油抽水、打井等设备。
这一下子,就连尹锐志自己都看出来,太平学府那里,李志高是真正的在办教育,注重的是基础教育,而在这里,李志高分明是在办职业培训学校,要的不是知识姓人才,只是知识型工人。
还真让尹锐志说对了,李志高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因为他明白,城里的人知识相对扎实,那是要放长线钓大鱼,而这些城外的农民么,本身基础知识就太差,指望他们重新跟城里人比不太现实,不如直接培养成产业工人,那对自己的贡献更大。
要不说呢,李志高这一万五千多亩地的私人领地,连兵带民加起来也六万多了,说句不好听的,就凭现在的条件,别说一万五千亩,更别说这里实际的耕地只有六千亩不到,就算一万五千亩全是最好的水浇地,也养不活六万多人。这里的人说实话,吃的喝的都是李志高从现代社会弄来的粮食在支撑,暂时来说是消耗大于产出。
那么,李志高为啥要在这么少的土地上养这么多人呢?很简单,他并不是在搞慈善,而是在做试点,在以这些土地培养自己的产业工人以及预备役。
谁都知道,产业工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先把种子工人培养出来,然后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以工带工。
如果只是招收难民当工人或者士兵,根本不用那么麻烦,花钱招收就是了,但那不是李志高需要的,他需要建立一种新秩序,那就是不但要有工厂里的工业工人,农村土地上也要培养出合格的,会进行现代农业艹作的农业工人。
李志高这一万五千多亩的私有领地,除了核心的军营跟工业区外,还划了两个试验村,进行的都是现代化的新农村改造。
也就是说,这两个试验村里,村民有自己可以自由选举农会成员,而农会呢,暂时不但有村委会的职能,也因为还管理最低收成保证金,并且有自由兑换银元卷的功能,所以也有农村信用社外加保险公司的职能,是一个权力很大,职能很复杂的基层部门。
这样的一个农会组织,农会的会长权力很大,因此除了要村民推选外,最重要的是要经过李志高的点头认可。也就是说,你村民选出来只是第一步,李志高不认可,那就当不成会长,而一旦成了农会的会长,就必须加入光荣党,成为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八章 走马观花〗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7/127897/7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