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众妃照面(2/4)

号更新——“子虞!”

她听见有人唤她的名字,转身一看,有个人坐在她的床头,面容隐在帷帐外,模糊地看不清楚。

“子虞,你就打算这样混混噩噩地过下去吗?”那人问她,声音轻柔地仿佛是落地轻羽,不惊尘埃。

她心想,这声音怎么如此像三姐,想要细细地看一看,伸手去撩帷帐,手一抓,却什么也没有抓到。

砰的一声响,她的手磕在床沿上,顿时惊醒。

原来是梦!

房中昏昏暗暗,不知是什么时辰,她掀起床幔,骤然一惊,还真有一个人影坐在她的床边,仔细一看是绛萼。

“你……”子虞抱怨道,“吓死我了。”

“睡地真沉,”绛萼淡淡一笑,“刚才是做了什么梦?我看你乱摆手。”

子虞梦的糊里糊涂,也没什么好说的,问道:“什么时辰了?”

绛萼见她要起身,说道:“晚膳都过了,你要是累就别起了,我让人帮你热些点心。”

子虞觉得奇怪:“怎么不叫醒我?娘娘那里如何?”

绛萼没有答她,站起身,点了盏灯拿来,房里顿时多了光亮,灯罩上画着几只彩蝶,在满屋淤积的黑暗中栩栩如生,烛火摇映下让人生出扑翅欲飞的错觉。

“娘娘等累了,陛下没有来,只好去睡了。”绛萼微叹道。

子虞皱起眉,心里感到一丝说不上来的失望:欣妃的样貌品性在宫中也算是少有的,圣上的反应怎会如此冷淡。她又想起自南国起,欣妃待她亲厚,情分非一般主仆可比,那份怅惘感同身受一般,更加郁郁。

绛萼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笑了一声:“瞧瞧你的脸色,我还指望你去宽慰娘娘呢。”

“我会尽力。”子虞软软应声。

“我知道你和娘娘想的都一样,”绛萼挽住她的手,缓缓道,“你平时这么机灵的人,怎么就没转过弯来呢。我们是初来乍到,宫里宫外都盯着,要是陛下现在就当公主如珠如宝,那不是把我们都推到了风ng尖上——早开的花就容易早谢,我们是要在这里扎根的,有了耐心才能长远。”

子虞略感诧异,把刚才的话又思量一回,点头道:“我知道了。”

子虞时不时会猜想当今圣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南国时,他被民众传为残酷冷漠的王者,在欣妃的眼中,他是温和多情的良人。据闻他还是太子时,就领兵平过藩国之乱,是个难得一见的优秀将帅,他也爱好琴画诗词,对名士才子尤为宽厚——这一些,是子虞从宫里东挑一点西捡一块地听来,虚虚实实,并不能做十分的真,而宫中人只是含糊地议论,子虞觉得圣上难以揣测,心里更加敬畏。

大婚那日后,皇帝再没有来过瑞祥宫,之后虽然赏赐了不少东西,却也依稀平常,欣妃为此消沉不已。子虞三人不住劝慰,收效却不大,欣妃听了她们的话,只叹息说:“那天他待我这般温柔,我还以为自己是特别的……”三人听了这话,反倒不知如何接口了。

转眼已是五月中,春光老去,院里的丁香留不住芳香,廊前的杏树早就绿荫华盖。宫内宫外的气氛跟着夏日一起炎热起来。

欣妃的吉牌摔碎一事像是投进湖中的石块,引起轩然大波。朝臣们本就对南国第一美人之称的她饱含警惕,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女色,他们不断劝说皇帝,欣妃是败国公主,不祥之人,这些大臣根本不了解欣妃的品行,只从吉牌之事衍生到天意——反正天意飘渺难寻,可以随他们大做文章。

皇帝被烦的多了,眼看这议论有扩大的趋势,回答了朝臣们四个字:无稽之谈。官员们眼看皇帝的耐心将要磨尽,很聪明地偃旗息鼓,更重要的一点,皇帝月余没有踏进过瑞祥宫——朝臣们欣喜地联想到,他们的直谏起了作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一斛珠】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一章 众妃照面〗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6/126535/1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