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九章 风*流*眼(七)(2/3)_重启大明_三江阁

第九章 风*流*眼(七)(2/3)

是有些乏,那奏折呈了上去,宫里的意思,是要弟子列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还得再去修改一番。”他指的是那份请诸王出海就藩的奏折,于谦倒也支持,因为那事的确是不容随便的。难得英宗没有因此发怒,只是要求丁一做份计划,列出大约各个宗室调派到什么位置等等的细节。

英宗没说准,也没说不准,也没拿出来朝会上讨论,不过于谦觉得已很难得了。

出了兵部,丁一却就摇了摇头,于谦有点过份了。

在门口给丁一牵马的曹吉祥低声道:“大司马看不透啊。”

丁一扫了他一眼,纵身上了马却对曹吉祥说道:“这不是我该管的事。”

手握相权的于谦,是在试探英宗的底线,增兵的要求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于谦提出的几个方案,很明显英宗是不认同的。

最为关键就是于谦想要调动驻守京师的大明第二师,和关外的大明第三师。

这两条调派的命令,都不是英宗所能接受的事情。

若是调出大明第二师,基本上京师的军事力量,就是团营整编的那几个师了;

调走大明第三师,宣大区域,就是边镇整编出来的部队。

大明第三师其实是不可能动的,因为还靠它在镇压着关外草原的各个部落呢。

于谦提出把第三师调到蜀地,把第二师调到外关去换防,也被英宗拒绝了。

相权和皇权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

对于在南宫呆了几年的英宗来说,他对团营完全是没有认同感,只有大明第二师才让他放心,不单是他信任丁一,而且这几年之中,按着丁一给他叮嘱,英宗去大明第二师巡视次数可以说极多,平均下来每个月得有一回;太子朱见深也在英国公的带领下,经常去大明第二师转悠,甚至包括去障碍场训练之类的,每个月更得去六七趟。

作为大明第二师的师长杨守随上过折子,希望能循丁一的先例,辞官去科举,当时丁一还在海外,也是英宗去劝说他,教他安心带兵,等丁一回来了,再作计较。不夸张的说,第二师营以上的军官,英宗大都能叫出名字,这支部队驻扎在京师,方才让他有安全感。

他可不希望别人搞出另一回夺门之变。

于谦的理由倒也是很正当,那就是:“这都是大明的军兵,何故亲此薄彼?”

他坚持要调第二师的原因也很有道理,重要就是粮草弹药运输补给所耗甚巨,大明第二师实战兵演之中,成绩很好,那么,有限的弹药和粮草,当然是给予能让发挥最大效能的部队了:“调别的军旅?调卫所的军户去么?”

其实这冲突,明显到连曹吉祥都看得出来。

“我劝过了。”丁一对曹吉祥低声这么说。

丁一早就提醒过于谦了,那一夜,丁一就问过于谦,是不是要准备颐养天年?

于谦听不懂?不见得,只是他是否愿意听懂,就是一个问题了,谁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更何况,让不好钱不好色的于谦,放下手中的权力,本身就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事。

君臣相疑,英宗信不过于谦;而于谦却觉得自己大公无私,觉得败光几十万军队的英宗懂什么军事?土木堡的教训还不够么?他觉得自己有使命感,有责任感,不能让英宗再败家了,一定要得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丁一才会劝于谦退休。

如果于谦现时退休的话,也许就是一个最好结局,不然再这么下去,就算丁一改变了夺门之变,最后于谦恐怕也落不着什么好下场。

因为本身他就跟英宗有宿怨,君为轻就是于谦说的,囚禁南宫于谦也当看不见,现在还在调走大明第二师这支让英宗觉得放心的军队,这么下去,能有什么好果子吃?更可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风*流*眼(七)〗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3/123025/8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