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流*眼(三)(2/3)
僵,英宗准了年富,准了王翺,要在吏部放一个徐珵,硬生不妥协的话,那么最后可能英宗就会干脆支持陈循那些阁臣。于谦面对英宗之时,是不可能和面对景帝一样,把握全部相权的。
而且,与其便宜陈循,于谦想来想去,还不如便宜丁一算了!
出了乾清宫的时候,陈循颇有点酸溜溜地对丁一说道:“请如晋来救场,谁料得,倒是如晋射中了风流眼!”风流眼,就是这年代的球门的意思。
丁一笑了笑,只是抬手一拱,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陈循是说得没错,如果换成平时,在奉天殿上议事,不论于谦还是陈循,都不会让丁一把徐珵这门徒塞入中枢的,但这回在乾清宫里,诸方博弈,却真的就让丁一得了最大的便宜。
“先生,弟子略有所得,想于上奏之前,请先生大斧。”丁一在这一天夜里就去访了于谦,并没有提起下午在乾清宫里的事务,而是直接将一份奏折递到了于谦案前。
风流眼,丁某人可不止想射一次。
于谦戴起丁一送他的眼镜,拿起奏折看了起来,却觉屋里光明暴增,抬头就看着随丁一而来的曹吉祥,招呼着警卫,点起了六根儿臂粗的大烛,于谦望了丁某人一眼,却是板着脸道:“汝行事总如此奢侈!”
“国事艰难,难道先生想要弃百姓不顾,颐养天年?”丁一突然问出这么一句不搭调的话来。
于谦愣了一下还没回答,就听丁一又开口道:“不然的话,先生当为国珍重,累坏了眼力,却是得不偿失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于谦难得点了点头终于没有去训斥丁一。
更重要的是,丁一这份奏折,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一份请让诸王就藩的奏折,就是让那些被当猪养的藩王、郡王,去他们的封地,自行治理的,而不是当猪一般圈禁。只不过,就藩之所在,却就不在华夏了,而是在美洲、非洲、澳洲等处,例如景帝,就安到北美上边的,现代的加拿大去。
“汝想好了?”于谦并没有就这奏章发表什么评论,而是这么向丁一问道。
丁一点了点头道:“堂堂之阵,正正之师。”
“当以奇合才是。”于谦摇了摇头,指着那奏折上用指甲掐出的印子,对丁一说道,“类如此处,当地肥沃汝如何得知?汝去耕作过,收成过么?民风如何,亦不应以带甲精兵来评兵,若对手无寸铁的华夏百姓,这些土著还会向往天朝么?只怕是野蛮不驯才对!郕王此去,是为使诸蛮沐汉化,还是去享乐之类,亦是必须点明的,尔可明白?”
“学生谨受教。”
然后丁一就带着奏折离开了,他和于谦都没有再深入探讨下去,因为没有必要。
圈禁藩王宗室原来就是成祖得位之后,怕后人跟他一样,以藩镇夺位,而定下来的计策。
所以于谦才问丁一,是不是想好了?这折子递上去,就算英宗有多么信任丁一,只怕也是有着许大风险的。而丁一为什么要递这折子?他当然不是闲得蛋痛,于谦是十分明白的,那就是太后和宗人府,一直没有放弃的那件事,要封丁一为郡王。
如果诸王出海就藩,那么丁一就算被王,自然也就不可能将丁某人圈禁。
若是不能将丁某人圈禁,太后和宗人府得多无聊,才去酝酿丁一封王的事?
所以丁一说堂堂之阵、正正之师就是这样,不用搞什么阴谋诡计,去和孙太后这位宫斗高手,在她熟悉并且无敌的领域里战斗。直接用这份折子,就让对方所做的一切都成为无用功。
而于谦所提醒丁一的,就是要说明美洲、非洲是如何的困苦难耐,土著是如何凶残。
丁一开始是想尽可能描述美洲地理环境如何优越,他是把诸藩王当成潜在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章 风*流*眼(三)〗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3/123025/85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