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伤别离(十一)(2/3)
万丈已成。
但还没有行到东华门,夏时就匆匆领着几个小宦官飞奔而来,这大冬天雪还没化,他竟是奔得一身热气腾腾,赶上来却又是一道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忠国公朱祁一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
甚至还提到朱元璋赞叹徐达的话“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然后接着方才是实惠,“朕悉边务艰难,南有倭贼横行于海,黄逆、侯逆扰我两广……。兹特命忠国公设八大处于广东,以统筹两广兵事……至舰队堪用,则移置于四海大都督府。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
丁一接了旨,仔细去看,边上太监夏时便讨好地道:“如晋少爷,这可不是爷爷的恩典,而是先前爷爷的口喻,教着部阁诸公听闻,之后部议出来的结果,再由内阁票票拟……”也就是说,这份仍然不是中旨,是正式流程出来的圣旨。
就是诸部、内阁大佬,听着英宗口喻,让丁一弄个八大处来安置宦官,然后按夏时说的:“于大司马便向爷爷询问这八大处是什么名目。”于谦听着八大处的名目,就知道是用于军旅的架构,所以就提出不能儿戏,要求交由部议,结果部议通过,内阁也票拟了。
夏时叮嘱了丁一,离京之前要把八大处的细节章程交到兵部大司马处,然后就揣着丁一打赏的银票喜滋滋地离去,曹吉祥和文胖子两个,在边上激动得不得了:“开府啊!侄少爷,这是开府!”开府建牙,不要以为,这是一方藩镇才有的概念。明朝以前的大将也有开府的,大臣也同样有,只不过藩镇必定要开府建牙,不然手中的地盘无法管理罢了。
但于整个明代来说,开府,除了鞑子入关以后的南明不提,基本就是没有这概念的。
这个问题说开了,就很严重,也牵涉很多,最为粗糙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朝首辅,和以前各朝代的丞相的最大区别在哪里?除了没有率领六部的法理性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前各朝的丞相,是开府的丞相。
明朝以前的相府,不是指字面意义上所指的,丞相的宅子。在西汉来说,那是丞相的府衙,设有相府的十三曹:一西曹、二东曹、三户曹、四奏曹……皇帝有六尚,丞相有十三曹。而明朝的阁臣不领有任何属于个人的办事机构,既无阁僚,也无阁府。
现时丁一这忠国公,就有了八大处这个架构,虽然听起来仍是归属于兵部,还说以为四海大都督府的舰队可以用了,这八大处就归四海大都督府,但毫无疑问,丁一这就是变相开府。加上景帝赐予丁某人二千亲卫的恩赐并没有被剥夺,丁某人在法理上是没有开府建牙,但实际上却是有了这样的权力了。
不要以为建牙没有什么大不了,地方上一府黄堂、一地守备出入护卫者众多,可那不是建牙啊,那跟后世的临时工没区别,没编制的,只不过是家丁罢了,有钱人也可以搞上一些,只要没人出首聚众谋逆就得了。明代有很明确的规定:“凡备倭守备行都指挥事者,不得建牙、升公座”,行都指挥事者,就是都司的首领官了,大明天下有多少都司,横竖不过十七,各朝有增减,大致差不了太多,等同一省军事主官,都不允许建牙、升座。
临时工这玩意,不是现代人才发明的东西。
“至于么?”丁一冲着曹吉祥和文胖子摆了摆手,却就苦笑了起来。
为什么部阁要把丁某人拱上忠国公这个位置呢?因为除了历史上夺门之变之后,石亨专权和明末、南明时节这等整个政府机构陷入混乱的时期之外,国公是不参议朝政。便如英国公张辅,南京大功坊的守备南京的魏国公——当英宗听王振这个军事白痴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章 伤别离(十一)〗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3/123025/70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