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2/3)
哪有什么权力?只是丁一到达京师之后,说起王骥都坐得了船,他们这些年轻一半的却坐不得船,到时如何说得清楚?
虽然用于运输军兵的大福船,运着补充第一团去了旧港,但吴全义带着的陆战队,留下了六个营给谭风的陆战第一旅,领着三个营和利刃大队,连同王骥与两拔宣旨太监的人员,就安置在那十艘还没装上火炮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上,倒也是从容的。
于是匆匆用了午饭,便在午后,这支庞大的船队,就离岸而去,一路向东。
去到夜里,虽说是风帆战列舰里最高的规格了,但海上的风浪,对于没有航海经验的人来说,仍是很艰难的经历,那几个主事吐得黄胆水都呕出来,当丁一使人唤他们几个过来时,其中有坐过大福船的那位户部主事,就冲丁一说道:“总宪,这小船有甚么用?下官看着,若四海大都督府,要一统四海,总归还是得建起一支大福船的船队才是!”
丁一听着无语,六十几米长的三层炮甲板的一级战列舰,居然被看不起,说是小船?但想想一百多米长的大福船,的确这战列艘还没大福船一半大,要说小船也说得过去吧,不过丁一也没有去跟他讨论,到底哪种船型,更适合远航和作战,而是含笑对他道:“善,此事便托汝去上折子了。”
那主事听着,那脸色几乎比方才呕出的黄胆水还要更苦些,连忙说:“下官只是胡言,作不得数……”去上书朝廷,给四海大都督府造大福船,那是要找死么?怎么说也是京官,朝廷里的风向,这位主事还是明白的,认怂虽然丢人,也好过上了折子,给上峰骂个狗血淋头。
丁一听着便对吴全义说道:“彼类东方朔,我闻东方朔有九尺三,今观之不足,何如?”
吴全义不明所以,只是丁一问着,他便开口答道:“弟子愚钝,怎么看这位主事也不象有九尺三,难道他还能跟乌龟一样缩进壳里?那就找几个力气大些的军士,两人持头,两人持肩,两人持足,拉伸一下看看好了。”
那主事看着丁一居然颇以为是,点起头来,当下也顾不得体面了,连忙跪下说道:“学生孟浪,却不是东方朔,还求先生宽恕!”不然一会要真被拖出去拉伸,那得扯成几截了。
丁一笑道:“无妨,听汝胡言颇有趣,故便效仿一下罢了。起来述话吧。”甚至丁一还起身,亲手把这主事扶了起来,但座间那几个主事无不吓得脸白如纸,都暗暗掐着大腿,咬着舌尖提起精神来,以防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惹来丁一效仿着胡说,那却就是大麻烦。
“到底三月之前,能不能供给五千石矿石到梧州?”看着这几个主事总算没有那么心思溃散,丁一便单刀直入,向他们问道,五千石,就是三百吨了,要知道就算含铁量在百分之五十的铁矿石,也不等于提炼完了,三百吨矿石就能出产一百五十吨铁,就算是现代冶炼工厂,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先进程度、原料投入比等因素都没有问题,也不可能。
产铁量就算书面计算,也得以一减去铁矿石水分含量,再用这值来乘以铁矿石总量,再乘以铁矿石全铁含量,然后再乘以产率,方才能计算理论上能出产多少铁。而实际提炼完的矿砂里依然是含有铁的,不可能完全提炼出来。所以三百吨矿石,如果含铁量在五成,以丁一现时梧州工场的水平,要出产一百吨都不太现实。
而一门舰炮有多重呢?按一般经验来说,风帆战列舰时代,没有俯仰角和偏转角调整装置的前膛式舰炮,炮弹重量大约就是炮管重量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到二百分之一,如果是二十四磅炮的话,那么单是炮管的重量,至少就应该一千磅到一千二百五十磅左右,也就是四百五十到五百六十千克——半吨左右。按英军风帆战列舰的口径换算,是一百四十八毫米。
而通常三层炮甲板,底层三十二磅、中层二十四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3/123025/61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