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天子赐颜色(十二)(2/3)
有脸来提什么功劳?那得看朝中大佬们的心情了。
但丁一终于没有低头,也没有坐以待毙。
于是他又生事。
让于大人头痛的事。
“丁如晋此时在城头吧?”于谦向那亲兵问道,其实石亨的确信里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来问于谦,是否派出精锐去接应丁一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了。但石亨绝不会在信中提出这一点,提出来,就是给于谦出难题了。石亨此时对重新起用、重用自己的于谦是极为感恩的,肯定不会挖坑让于谦跳。
亲兵摇头道:“没有,随他出去八人都回来了,就是不见丁大人。”
于谦沉吟了半晌,却是问道:“伯爷如何安排?”
那亲兵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于谦却就重新入了轿子,吩咐那亲兵道:“与伯爷说,此非常之际,城防不得有失!老夫随后就到。”看着那亲兵领命而去,于谦放下轿帘,踩了踩轿子,这顶小轿便慢悠悠地冲德胜门去了。
杀不死的丁一?不能让他辞官的丁一?
于谦于大人在轿里并没有露出什么冷笑,只不过他知道,这些问题很快就不是他和景帝的问题,也不再是任何人的问题,因为死在瓦剌人手里的丁一,对所有人都很有利,不论对于景帝还是于谦或其他官员,还是对于瓦剌人,或是对丁一自己。
这边厢不用再去头痛丁一的科举问题,也不用头痛这家伙硬要辞官弄出来风波;瓦剌人干掉丁一自然也是雪耻,不会不高兴的;至于丁一,为国尽忠,也算是个好下场,至少于大人决定,一定要修史时,会添上这么一笔,以慰忠良。
至于说丁一的死去造成京师的战力损失?又不是纸上谈兵的酸儒,于大人很清楚也很确定,个人的武勇,在这种国战上,并没有太大意义,最多也就如丁一在土木堡一样,守住一杆旗,哪又有什么用?除了一些精神上的意义,对于整个战局又有什么改变?他一点也不觉得少了丁一,会对京师即将迎来的保卫战,有什么差别。
城墙上的石亨听着亲兵的汇报,一巴掌就把那亲兵扇得扑倒在地:“然后呢?然后于大人还说了什么?”连在他边上,那几个和英国公府走得比较近的勋贵,也是这般逼问着那亲兵,但亲兵在地上爬起来,老老实实地告诉面前几位:没有,于大人什么也没有说了,就这么多。
“丁容城,可惜了!”边上的勋贵听着,长叹一声,摇头道,“天妒英才啊!”、
边上有勋贵不满冷哼,刚想要说什么,便被同伴劝道:“善待丁容城门下子弟吧!”这时说什么都没意义,没有于谦命令,谁敢开城门出城去接应?还不如别多嘴,看着丁一门下弟子,能帮就帮一把还实际些。
石亨没有开口,只是把牙咬得吱吱作响,一对拳头紧握得骨节发白。
这时刘铁行了过来,却是要来交还那二百壮士,石亨摇头道:“某再调一百壮士予汝,莫辞,汝官何品?汝职何司?要辞,等你先生来辞,却要记住,你一定要守住这段城墙,你守的不是城墙,是你家先生的忠魂!”
刘铁听着便拜了下去,却被石亨一把扯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便离去了,行着数步石亨回头去看那面旗,那面绣了明黄字样的旗,却笑得有些凄凉地自语:“平生不识丁容城,枉称英雄笑煞人!好,好一个精忠报国,勇冠三军丁如晋!应有天狗食月,天狼吞日,以悼英魂……”说到后面,他是骂这天没眼啊,才会教丁一死去啊,这朝廷如没有日月的天空,才会不派人去接应丁一!他的亲兵扯了扯石亨的衣甲,使得他知自己失言,便终于静了下去,沉默地离开了。
听着石亨的话,刘铁的眼角便也有着湿意,但他晓得这时是万万不能失态,正如石亨所说的,他守的不是城墙,是先生的忠魂。他握了握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重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章 天子赐颜色(十二)〗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23/123025/2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