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势已去(1/2)
皇城军都静默了,青女字字珠玑,像是一把铁锤撞击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黄庭眼中含泪,甄敏却是表情呆滞,脑子里嗡嗡作响。
甄敏是太后的侄子,可是虽然他平日里骄纵挥霍,好大喜功,但他本性却是不坏的。
现在听了青女说出这样的话,他一时不能接受。
青女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先皇后病故,甄氏被册封为皇后,她为了稳固自己和当时才几岁尚未封王的三皇子的地位,暗中勾结当时还是大商国都察院都御史的乌良,并极力推荐军中的弟弟甄容出征西关,只要战胜归来,甄氏母子便有军中的力量作为支持。乌良利用甄氏的亲笔书信诬陷大商国的宪王和穆将军通敌叛国,宪王死了,穆氏满门被斩,西关群龙无首,甄容大胜而归。
青女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然而十年前,甄太后发觉甄容愈发的不好控制,害怕当年的事情暴露,于是痛下狠,我们也只是听从上头的指令,上头要你死,就算你再挣扎,我们也没法子啊。
余安一张老脸面色一变,惊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带本官去见太后,带本官去见太后。
那禁军斜睨了他一眼,神色惋惜道:余国公,我看你就别挣扎了,太后说了,不会再见你的,你就好好呆着等死吧。
余安一听,面色惨白,干枯的唇皮张了张,一屁股啪地坐在了地上。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他就不该收下甄氏那妖妇的金条,害了景王又害了自己呐!
很快,这帮老臣被抓的消息传了个遍,圣安城里人人自危,朝中的大臣们整日担惊受怕。
余安等被抓老臣的亲属们,纷纷联合在一起,召集府兵与私养的军队,找到丞相庞忠求救。
支持庞忠与大皇子言景钟的大臣们却是心高气傲的不肯帮衬。他们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最好的时机。
甄太后夜不能眠,食不下咽,眼看楚云军就要逼进楚慈城,却是毫无法子,整个人一下憔悴了如同鬼魅,就算是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也遮挡不住她眼角如沟渠一般的皱纹。
最后,她不得不以余安等人的性命相要挟,逼迫这帮老臣府上的府兵和私养的军队联合抗敌。
建文元年正月初十,楚云军由三路抵达楚慈城,分别围困都城的北门和东西两门。
虽然这些朝中大臣的军队加起来也能凑个十几万兵力,但战斗力远不如来自云都的楚云军,只有率领皇城军的黄庭和率领各府府兵的甄敏能与他们交上个手。
经过黄庭甄敏的一番劝说,甄太后派出的兵力一大半归了楚云军,还有两万多兵力死守在东西两门,四万兵力死守在北门。
不过,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挣扎的,看似每个人都坚守在自己的岗哨上,但他们的心思却是已经涣散了。
这样的军队不堪一击,加上楚慈城里的内应,这场战役仅仅两天就结束了,誓死抵抗的这些将士大多毫发无损,只是被抓住成了楚云军的俘虏,可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是和军中普通的将士一样的,有粥喝粥,有饭吃饭,绝不会减少谁的吃食和用度。
因为楚云王知道,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亲戚朋友兄弟,以往为了生活也是迫不得已成了各府的府兵。楚云王善待俘虏,还特别声明,如果有人想明白了,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力,他会不计前嫌,一视同仁。
剩下还未归顺的将士纷纷归顺楚云王。
太后甄氏打算拼死一搏,然而就在这时,禁卫军统领薛时倒戈相向,将甄太后与建文帝言仲桓分别囚禁在宫中。
甄氏大势已去。
幽深的清宁宫中,甄氏凄怨的望着把手在院子门前的禁卫军,终于大彻大悟想明白了一件事。
原来在她身边的叛徒并不是那帮老臣,而是一直以来对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傲世风华:卿本佳人】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大势已去〗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9/1192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