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奉国侯爷(1/2)
两天后,一道明黄的文书呈上了金乾宫的御案。老皇帝看了一遍上书的内容后,半眯起眼睛,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狠厉,与此同时,贯穿在空旷大殿之上的瑟瑟冷风忽地腾了起来,燃烧得正旺的炭火噼啪跃起了火星,一时间,大殿上的气氛甚是压抑。
杨知府出首吏部尚书?老皇帝沉默了半晌,低低的问了一句,却能听出,他是在刻意压制自己的怒意。
刑部尚书邬时连忙恭敬的回话:是,皇上。
此话一出,迸出精光的老眼冷冷的盯着这位一脸恭顺的刑部尚书,声音却是愈发的冷了,你是如何处置的?
回皇上的话,杨知府已经关押进了大理寺,由大理寺卿亲自审问,其余的,全凭皇上定夺。
老皇帝冷冰冰的眸光没有丝毫温度,落在邬时微躬的躯身上,仿佛要将他卷入一个冰冷的洞穴里。
任道远收受贿赂,勾结曾为盐运司的杨副使,与郑家联手买卖私盐,藐视朝廷律法,并纵火杀害孙家十三口人的性命,知法犯法,罪大恶极!即刻收押刑部大牢,罢黜吏部尚书一职,发配边疆!
邬时规规矩矩的领着诏书走出了大殿,心里甚是欢喜,面上却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老皇帝望着他离开的背影,眸光愈发的深邃了。
泰宗二十三年正月十四,曹辛德杨开突然出现在圣安城,并于刑部主动投案,杨开亲口供述曾与吏部尚书任道远犯下的种种罪状,并呈上走私盐的详细账簿,毒害孙家十三口人性命的书信证据。
而曹辛德则亲写血书满腔冤屈直指吏部尚书任道远的恶行,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并一头撞在刑部衙门的门柱上,血溅三尺,当场身亡。
此时很快就传开了,怨声载道,民怒难平,皆联名上书要求朝廷严厉惩治吏部尚书!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即便老皇帝再不情愿,也必得严加惩办了。
夜已深了,位于上林街的奉国侯府比不得往日,自从小侯爷被关进宗人府,府里的气氛就愈发显得冷清了。
这时,一顶不怎么显眼的轿子停在了奉国侯府的门前,朱漆大门消无声息的开了,一名姿态雍容的妇人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并急急迈入府邸,极为熟悉的前往了府内的北苑。
巍峨的侯府处处精致奢华,只有北苑,小桥流水,清雅别致。
屋子里的人已年过半百,这样的深夜,还在烛灯下抄写着经文。他隐隐听见细碎的脚步声传来,没有抬头便知是何人来了。
哥哥。
一身贵气的妇人轻轻唤道,华美的妆容下满是忧心焦虑。
老侯爷唐平之闻声,搁下细笔,抬起了头来。堂中的妇人是他的亲妹妹,当今大商国的皇后娘娘。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案前,恭敬的行下一礼,微臣见过娘娘。
唐姚此时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赶紧伸手扶起了自己的哥哥,焦急的说道:哥哥,就不必多礼了,妹妹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哥哥相商。
唐平之示意唐姚落座,自己与她相对坐下,吩咐下人沏好了一壶茶,然后禀退了所有人。
妹妹的来意,我大抵已经猜到了。唐平之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神态平静的为自己斟上一杯好茶,放在鼻尖轻轻的嗅了嗅。
哥哥都知道了?唐姚撑着一双美目,心里很是激动,想来她这个哥哥还是关心自己的,想到这些,她的眸光有些颤动,哥哥,任道远被邬时参了一本,太子身边已无人了,倘若哥哥愿意相助,妹妹定当感激不尽。
唐平之曾是大商国的奉国将军,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腔热血的铮铮铁汉,平定战事,驱除蛮夷,立下过赫赫战功。只是十八年前的那场变故后,他便辞去了官职,皇上感念他的功劳,封他为奉国侯,并世袭爵位。
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傲世风华:卿本佳人】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 奉国侯爷〗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9/1192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