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垂老别(1/2)

作品:《都市月神游

垂老别题前话:这篇是写于三年前的一堂作文课上,脱胎自唐朝“诗圣”杜甫的名诗“三别”中的一篇…。属于拾人牙慧的,在这里小李斗胆帖出。

还有,其实古代的作品中真的拥有无尽的养分供我们现代人吸收,经历史海淘炼依然能够存于今天,绝对有其独特的价值,所以希望大家在很爽的看着现代的同时,关注一下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正文:唐朝,安史之乱未定。

东都,洛阳。

这个曾经为天下最盛,堪比帝都长安的大城里,现在是一片颓垣败瓦。

你不可能想象得到,这里竟然是曾经的大都大邑!

四周杂草丛生,破烂不堪,刀迹火痕,残兵缺刃到处散落,就连硝烟还恋恋盘桓于四周,没有消散。

大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安史叛军重新向西进扰,于是便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

“没想成临老了,也不得安宁啊!”城内某破屋之中,一个老人独坐厅堂之内,面对着面前的那套许久不曾穿上的戎装,嘴里喃喃的道。

“子孙辈的都已战死了,剩下我这个糟老头,又何必一定要苟活下来!”话语中,丝丝悲凉之气流露而出。

“现在,战火逼近,官府要我上前线,那么,走就走吧!”于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颤巍巍地拿起桌上的兵甲,纯熟的穿戴起来。

“呵呵,没想到那么久没穿,还是颇手熟的。”穿戴中,老人不禁苦笑。

毕竟,要是可以选择,谁也不愿意穿上这杀戮之物。

胸甲、背甲、肩片、胁片…哆哆嗦嗦的,老人总算穿戴好了。

这身“明光铠”(唐朝的一种制式兵甲)很是威风凛凛,但是穿戴在老人已经衰弱下来的身躯上,虽然老人的身躯依然很是雄壮,但是怎么也掩盖不了丝丝的苍凉。

颤颤巍巍的,老人跨出了家门。

没有回头。

步出家门不久,路上老人也遇到了几个同样身穿甲胄的人。

那几个面露苍凉的人一见老人,轻叹一声,面上哀容更切。

天下大乱,竟连这个已处于风烛残年的老翁也受波及!

但是此刻的老人的面上没有表情,很是倔强的往前行进。

“吾虽年老,但牙齿尚存,还可以应付前线之苦…”但是那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劳累和酸疼很清楚的告诉自己残酷的现实:“奈何,被那无情岁月也将自己的骨中之髓榨干了…”

“但吾既为大唐男儿,戎甲披身,当将老命尽交于家国!义之所在,纵然老迈,又存何反顾之理?”

老人以与同行几人一起拜别上官,喝了壮行酒,眼看就要离开了。

收到干粮,再次整装准备的老人又想到自己那老伴。

“自己临走,也没有说与夫人一声,想必她现在很是气恼吧?”想着,老脸上不禁泛起一丝笑容,温柔,但是决绝。

出发了。

天已渐寒,晚秋悲风中,老人几个开始想前线进发了。

“老头…”呼呼风声中,老人耳边响起那熟悉的声音。

猛然回头,只见那相对了数十年的伴儿,正颤巍巍的向自己赶来,嘴里还在悲切的呼喊着。

“老头…”褴褛单衫,在逆风的跑动间瑟瑟而动,早已老去但在老人眼里依然可爱的容颜,写满了悲苦,写满了哀痛。

老人的心里一阵抽搐。

“一别决然成生死!”耳边里,竟荡起了以前在教坊曲里听到的这一句词儿。

转身,擦去泪水,心里绞如刀割的老人慢慢的转回身去,强自镇定的上前迎着老妻。

很是轻柔的搀扶着那微微发抖的身躯,老人跟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月神游》 最新章节外篇垂老别,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110/11062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