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连续平台(2/3)
积上集成的晶体管越多,微处理器的功能自然就越强大。
连intel这种国际巨商都只能一步步进步,一步步改善,不断演绎着先进、落后、追赶、再先进、再落后、再追赶……的波浪式前进方式,其他企业自然更只能如此,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先进的时候,永远只能跟在大企业后面跑。
而姜新圩能够有这个自信,能够企望自己现在设计的微处理器的基本构架作为今后微处理器升级的平台,完全得益于他是一个穿越者,知道将来近三十年的集成电路发展情况,特别是对通信设备所采取的主要微处理器的技术一清二楚,完全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而直达目的地。
当然,他这种空间预留和功能扩充更多的是体现在设计资料上,而不是体现在芯片的硬件设计上,一方面受制于目前的芯片硬件加工技术,无论是硅晶圆上的激光刻蚀技术还是芯片封装技术,都无法达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他现在就是设计出二十一世纪那种大规模集成电路,也没有工厂能生产出来,等于是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那么傻。如果他在硬件上进行空间预留和功能模块预留,势必会提醒其他竞争者,会泄漏姜新圩将来的研制方向。得到了研制方向,那些国际大公司还会给姜新圩留一口汤喝?做梦吧!那些大公司无论是从资金还是技术人才以及技术储备、加工水平,都是姜新圩望尘莫及的,他们碾压飞讯技术有限公司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市场上的睿智者都知道一个事实: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姜新圩只愿意做人们眼中的天才,而不会去做疯子。他在微处理器上的先进性只会藏在他的设计资料中,绝对不会体现在硬件设计上。他的硬件设计只会保持比他人有五年甚至三年两年的先进性,让其他竞争者无迹可寻。
其他竞争者只能按照历史的走向继续进行他们的发展,每一步的创新都走得异常艰辛,或者永远跟在姜新圩身后追赶,吃他后面扬起的灰尘。
姜新圩要赚尽电信设备所需微处理器在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每一个铜板。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1991年2月6日。这天上午姜新圩正在加紧整理这一段时间所积累下来的大批资料,准备今天晚上乘船回石桥镇的老家见一见好久没有见的父母,明天与家人一起过农历小年。
他现在回家跟家人过小年,主要是想腾出时间来准备春节期间的公司值班。毕竟苏鼎宇也好,冷兰也好,顾长风也好,他们都是年轻人,都得回去陪自家长辈过年的,而值班的事自己由自己这个老板来。更何况过年那一天他这个老板还得跟员工聚一些,要送那些家在外地的员工回家,到时候忙乎起来他肯定就没有时间回家陪父母了。
当他把一些书面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准备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桌上电话机响了。
现在家里已经装上一台拨盘式电话机,花了三千多元。如果是以前,家里肯定是舍不得出这么一笔“巨款”的,全年行医的收入还没有这么多呢,家里要供姜新圩和他的妹妹姜小青读书,也要为他的哥哥姜新安娶老婆,每一元钱的使用都要考虑又考虑。虽然后面姜新圩被大学开除了,不但不再需要学费,还因为在邮政所上班而有了四十多元的工资,但父母依然不敢大手大脚,因为他们又要为姜新圩娶老婆做准备。
现在姜新圩的哥哥在煤矿上班,连带他未婚妻也过去了,家里自然不需要花多少钱,而且亲家那边也不再需要多少彩礼,等于让姜家大大减轻了一个负担。
更主要的是姜新圩现在去了外资公司,按姜新圩自己的说法他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至少是两千元以上,可以拿出一千五百元资助家里。姜家父母和其他家人根本不知道飞讯技术有限公司压根就是姜新圩自己的,只要政策允许,他愿意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超级电信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12章 连续平台〗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792/23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