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天下之大,兴亡皆苦(2/3)
尽管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对吐蕃打了一场胜仗,月前又和杜希望联手,击退了吐蕃一番攻势,然而因为自己始终因为失信而耿耿于怀,即便杜士仪和杜希望都曾经在之前回京述职时帮忙遮掩,可李隆基却因此对其颇有微词,竟是将其转迁太原尹。太原尹坐镇北都,兼领北都军器监,可这次崔希逸竟然没能兼领河东节度,一时人人都知道,他这算是失宠了。
而转任河西节度使的竟然是李林甫的旧交,与其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萧炅。面对这样一个坏消息,杜士仪唯有庆幸南霁云如今在陇右节度杜希望麾下,杜希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至少是性格直爽的实诚人,南霁云总不至于无用武之地。否则,若是不幸归在萧炅麾下,他就不得不上书力争把人调到朔方来了。而与此同时,李隆基也算真正和吐蕃撕破了脸,河西陇右之外,又分派王昱任剑南节度使,竟是打算分三路抗击吐蕃。
而赤岭上那座当初杜士仪亲自撰,李俭亲自监督打造,才矗立了不过四五载的大唐和吐蕃界碑,也就此化为了一堆碎石。
这天晚上,李俭破天荒亲自带着酒前来邀杜士仪小酌,说到被毁弃的赤岭界碑,他不禁百感交集,给自己满斟了一杯一饮而尽后,便不无苦涩地说道:“我虽说是宗室,但其实和帝室已经关系很偏远了。我很早就没了父亲,他战死在王孝杰领衔征契丹的那连场败战中。说实在的,则天皇后在位的时候,别的都不说,可对外的战事几乎连连败退,直到她死了,这才渐渐各有起色。而我自己当初也曾经在幽州呆过,深知打仗是什么光景。”
他重重放下酒杯一抹嘴,这才带着几分醉意说道:“上头的将帅都想打仗,因为这样才有军功,才能向上爬,可下头的兵卒没有一个愿意去战场下死命拼,因为如今不比大唐建国之初,只要有军功,就能分田地,封勋官,子孙有仕进之途,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现在,即便你勋封上柱国,可儿子连求一流外吏员好缺都未必容易,更不要说入仕……所以,军中逃兵此起彼伏。也就是这些年不用府兵,改为募兵,这才有所扭转。”
“因为利令智昏的属官,贪得无厌的阉宦,由此挑起边衅,以至于大唐和吐蕃的界碑就此毁弃,这确实很可惜。
杜士仪附和了一句,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能够理解李俭的郁闷,当初因为牛仙童的自作主张,他自己也明明有过很好的进击机会,可却还是放弃了,如今想到河陇如此局面,他曾问过自己是否有过后悔,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尽管他还不至于厚脸皮到自诩为善战者,可他至少知道什么仗需要打,什么仗不需要打
只希望他遣张兴入吐蕃为使臣,费尽心思和金城公主建立的渠道,不会就此废弃
更何况,如果打,该如何用人,如何分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杜希望也许可堪镇守陇右,而萧炅却绝对不是节度河西的好人选,至于王忠嗣嗤之以鼻,皇甫惟明却极其亲近的王昱,他更是觉得此人担任剑南节度使简直匪夷所思观其升官之路,竟比他和王忠嗣这两个升官迅猛的人更快
可这个王昱有什么战功,有什么政绩?
李俭一夜宿醉,杜士仪便留了他在灵州都督府中宿了一夜,可天明时分,他正命人将这位朔方节度副使送回居处时,却和匆匆而来的来稹撞了个正着。面带戚容的来稹一见杜士仪,便双膝一软,径直跪在了地上。杜士仪吓了一跳,连忙疾步上前去搀扶他。
“好端端的这是于什么?”
“大帅,家父……家父过世了”
面对这样一个噩耗,杜士仪不禁愣了神,良久方才反应了过来。倒吸一口凉气的他连忙用力将来ii拽了起来,随即沉声说道:“先别急,随我回灵武堂慢慢说。”
等回到灵武堂,来稹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九百零二章 天下之大,兴亡皆苦〗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9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