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名士云集(2/3)

家里呆着,实则我亦是曾经亲历过西域光”

卢望之对王之涣那贫瘠的战斗力丝毫不怵,当即反唇相讥道:“是谁成日在家高卧什么都不于?我和清臣一块到你家去拜访的时候,嫂夫人还说,你时不时这么一躺就是两三天。她也担心你闲坏了,所以求我带你出去走走散散心。否则,你当我乐意带上你这吃闲饭的家伙?”

“你说谁是吃闲饭的?姓卢的,你再给我说一遍”

见王之涣直接捋袖子就上了,一时间和卢望之竟是就在院子里要来上一番较量,杜士仪又好气又好笑,正要阻止他们时,如今已经完全成了英挺青年的颜真卿却笑着摇摇头道:“杜师兄不用着急,路上他们也常常要这么闹上一场,一会儿就好了。”

“姓卢的,还是老规矩,我出题,你作诗,然后再反过来,我倒要看看今天谁先跪地求饶”

“哦?王兄记性真不好,上两次求饶的仿佛是你吧?”

见这两个竟真的立时三刻斗了起来,杜士仪终于无语了。他实在懒得掺和这小孩子斗气一般的把戏,先叫上颜真卿就径直回了书斋。得知恩师卢鸿身体康健,常常和一众隐居嵩山的人雅士聚会,来山中拜访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他的心中不禁满是欣悦,紧跟着就打量起了颜真卿。

“清臣,你开元八年前往嵩山求,如今已经十年有余了,还不打算下科场么?”

“嗯,卢师也说我火候到了,这一两年大概就会先应京兆府试。”颜真卿点了点头,随即腼腆地笑道,“只希望不给卢师和颜氏一门丢人就好。”

“那怎么会,你从卢师求那么多年,功底只会比我更加扎实。所以,趁着这次的机会,你正好给代州州的生们好好讲讲杂之道。要知道,三场试之中,这一场素来是最最重要的。”

杜士仪既然如此要求,颜真卿最是尊老敬上的性子,自然不会拒绝。而等到卢望之和王之涣又较量了一场,跟着从者双双进了书斋,杜士仪就只见王之涣得意洋洋,而后头的卢望之嘴角含笑,一时竟有些琢磨不透到底是谁赢了谁输了。但这种无聊的诗赛转瞬间就被他丢在了脑后,他笑吟吟地把刚刚对颜真卿的请求转述了一遍,卢望之当仁不让地满口答应了下来,晚一步的王之涣登时对其怒目以视。

“你又没下过科场,别教坏了代州这些英才”

“我是没下过科场,可我比你总熟悉《切韵》,要知道,嵩山草堂那些要考明经考进士的师弟们,试诗和试赋都是我亲自主讲的。倒是王兄,试诗和试赋是个什么格式,你可知道?”

王之涣再次被卢望之噎得哑口无言,好半晌,他正要反唇相讥,杜士仪终于忍不住了。他重重咳嗽一声,这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看这时辰,太白差不多快要从州回来了。那里的事情他比你们熟悉,而且他性情疏阔豪爽,应该好相处得很。”

“那是,世上除了这姓卢的狂生,我和谁都好相处”

卢望之对王之涣的挑衅置若罔闻,只是欣然笑道:“彼此彼此。”

当颜真卿当了和事老好说歹说把两人劝出去之后,杜士仪不禁以手扶额,暗想这两个活宝不会在州讲课的时候,一言不合直接打起来吧?然而,如今的科场不比日后明清的八股能够用题海战术和无数范作为参考,光是限韵的杂,在需要相当的悟性和天分之外,还要求运气。否则,也不会有那许多大诗人求功名而不成。州子,对于那些限韵的诗赋,甚至要比李白更加擅,而他让这些名噪一时的名士给他们灌输的,实则不是别的,正是诗赋中的精气神。

一首本应平平的试诗,或者试赋,一旦多了不同的精神和骨,立时便能提升格调,吸引人眼

当然,众多人墨客涌入代北,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历。如果有那些可以征辟的人,也就可以解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四十六章 名士云集〗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66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