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礼贤下士(2/3)
先来见我?云州古城,代州古郡,雄关大漠,最是激发诗兴的地方,你若早来,我定当亲自为向导带你一游而且,安人事复杂,你若早来见我,我至少可以告诉你该见何人,不至于走那许多弯路才是不是我夸口,如今的秘书省校书郎王少伯,也就是王昌龄,他进士及第过了关试守选的时候,也是我提醒他于谒何人,这才得以成功求得美官。至不济,你也可以去寻王夏卿王少伯等人。”
这些话都是推心置腹的实诚话,李白在安落魄潦倒的时候,也不是没想过去求助杜士仪的几个朋友。然而,杜士仪的朋友不是自己的朋友,是否知道他姓甚名谁还在其次,倘若一言不合,不是平添烦恼?至于先访云州或是代州,他出安陆的时候,杜士仪尚任云州史,他到安数月一无所得之后,杜士仪便转任代州。想到杜士仪孤身一人到代州上任,恐怕千头万绪忙到死,他那时候来拜访,不是给人添乱吗?
然而,这些话心里想想就行了,李白只是大笑道:“如今君礼再放这些马后炮,却是迟了我眼下两袖清一不名,到代州来访你这位高权重的故友,未知你可能打发我每日三顿酒饭么?”
“你呀你呀”杜士仪先是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在心里一合计,他突然灵机一动,当即抚掌笑道,“你要吃闲饭,却是不能的前一阵子我才因为代州州颓败一事大动于戈,甚至奏免经博士许涛,刚刚还一番训丨斥骂走了功曹参军崔护。虽说我才临时委任了一人署理州,但我还答应了上下生,自己会不时前去亲自开讲,还会延请天下名士游代州,给他们讲。这话才说了没多久,你就亲自送上门来,那就别想跑了”
李白闻言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竟是惊诧莫名:“你让我去给州的生讲课?让他们我随性意气,最容易得罪人么?”
“诗词歌赋,君所也,虽则科场限韵,不同于平日作诗可以不拘一格,但谈诗论却并不妨碍。更何况,太白诗赋之中的雄浑豪气,正和代地骨相得益彰,这是天作之合”说到这里,杜士仪故意板起脸道,“我可丑话说在前头,不肯于活的人,没有闲饭可吃”
李白在安时拜谒过张说,可却其诗赋却并不得张说欢心,而曾经在江陵有过一面之缘的司马承祯,正在王屋山仙台观闭关清修,天子王公欲求一面尚不可得,更何况是他?至于相交的其他友人,诗赋唱和把臂同游的众多,可谁会如同杜士仪一般,甫一相见就笑眯眯给他摊派了这么一件事?
就在他哭笑不得的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叩门,紧接着就是吴天启的声音:“郎主,我送茶来了。”
“进来吧”
吴天启推门进来,见李白那满是尘的外衫都没换,正和杜士仪相对而坐,显然刚刚聊得正起劲,他不禁大为庆幸自己那灵机一动着实是时候。他小心翼翼地在两人之侧跪坐下来,低头用小火炉烧水烹茶,可支起耳朵也没听到半句谈话。正嘀咕时,他就听得耳畔传来了杜士仪的一声笑。
“吴天启,你虽给我请来了太白这贵客,可我记得,你跟我时日不,我仿佛没对你提过多少太白的事。”
见李白闻言大讶,吴天启慌忙放下手正襟危坐,好一阵子才低着头嗫嚅道:“郎主是没提过多少,但肯定提过此人之名,既是我在千宝阁门前遇上了,想着郎主一贯是一片真心对友人,再者郎主给阿爷的信上提到过代州武极盛,士却没什么杰出人物,所以我就自作主张把李十二郎请了过来。”
终日打雁却被雁啄,这么说,自己竟是被这十五六岁的小家伙给骗了?
杜士仪见李白那一副气结的模样,他登时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才轻咳一声道:“我自绵州和太白相识,又在成都同游过多日之后,却不知道他的下落,打听也无从打听,谁知道竟是被你误打误撞,把人送到了我的面前。你这自作主张很好,日后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一章 礼贤下士〗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6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