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许君给事中(2/3)
趁着功勋回朝”
今天从一落座到现在,宇融就是这么一副态度,杜士仪算是终于明白自己今次被召入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宇融觉得这是对他的重用和信赖,可却不知道,他自知自己的斤两,在还未积累起足够的资历和人脉之前,他对于朝中这些争斗是有心有多远躲多远
所以,他借着低头喝酒遮掩眼神中的无奈,随即方才抬头说道:“那宇兄想必对将来已经有计划了?”
“我早在从魏州前往汴州主持救灾以及河道诸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妥当了。”宇融直接从袖子里拿出一卷东西送到了杜士仪面前,“这是我冥思苦想许久,方才最终定稿的定户口疏,六月时上奏,陛下甚为嘉赏。如今户部正在拟定度支奏抄,审核的正是门下省,有你我联手,此前再次行的逃户之必然能够一举扭转,到了那时候,杜贤弟何愁将来?中书省萧嵩会打仗,但治国却平平,裴光庭更不用说了,靠着父荫的庸碌之辈而已天下有能者,除我之外,贤弟居首”
杜士仪险些没有一口酒呛出来,一时又好气又好笑。
他怎么就觉得宇融这话,这么像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那会儿刘备被曹操吓得筷子都掉了,而他也好不到哪儿去。至少他有自知之明,他固然勤勉,踏实,懂得些创新,但从来就不敢小觑天下英雄更何况治大国如烹小鲜,他连云州一地殚精竭虑也不过刚刚使其渐入正轨,更何谈这大唐?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宇融此时此刻的踌躇满志,让他觉得很不牢靠。从开元九年至今,由区区的九品富平县主簿到如今正三品的黄门侍郎,宇融用短短八年走完了哪怕姚崇宋憬这样升迁最速的宰相也需要二十年的官路,根基不稳已经摆在那里,竟然还大喇喇地瞧不起人?
于是,他沉默片刻,便突然开口问道:“宇兄觉得萧相国裴相国庸碌,但天下怎可能真的全无英杰。燕公和广平郡公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杜士仪觉得自己和三国演义中东拉西扯一个个拿人敷衍的刘备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张说老了,连王子羽这样曾经信赖备至的才子都保不住,还要靠你,他还能有什么作为?至于广平郡公……我可是履行了当年对你的承诺,只可惜广平郡公太直了,刚则易折,他孤得没几个友人,儿子们又不争气,想要再度拜相是不可能了,陛下总得考虑别人的反弹。”
宇融话音刚落,杜士仪便连珠炮似的问道:“桂州刺史张子寿如何?”
“张子寿?”宇融对于曾经张说信赖备至的中书舍人张九龄,自然不会陌生,嗤笑一声便冷冷说道,“一采出众的儒生耳善恶忠奸都未必分得清,更何况治国大政?杜贤弟不会因为他亦是人称品俊秀,所以就对其另眼看待吧?”
杜士仪只想随便找几个人来搪塞一下宇融,听到其对张九龄亦是不屑一顾,他冷不丁想到了今日见过的信安郡王李炜,遂微微笑道:“那信安王呢?
一提到这么一个人,宇融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然而很快,他便竭力若无其事地说道:“不过是一区区武夫耳。若非宗室,何至于有他扬名之日?好了好了,既是杜贤弟不肯以英雄自居,那我也不勉强。来,为了我们在安重逢,满饮此杯”
杜士仪自然不会拒绝这杯劝酒,可心中更清楚的是,宇融确实和李炜有什么恩怨在。然而,宇融不想说出来的事,就算他设法将其灌醉了也是白搭。于是到最后,他索性把自己给灌了个半醉,继而就昏昏沉沉伏倒食案假作酣睡了过去。果然,在推了推他后不见动静,宇融便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年纪轻轻,比鬼还精要不是我一再承你的情,何至于这样放低身段?杜君礼啊杜君礼,你千万别让我失望这给事中之位,多少人求之不得”
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九章 许君给事中〗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62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