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江陵遇故迹(2/3)

,看起来克贵妻仿佛只是托词

卢聪在心中如何腹诽,杜士仪自然不知道,可当众人离开码头寻找旅舍去投宿的时候,他便发现卢聪每每在悄悄打量王容。尽管他并不在乎被卢聪戳穿王容的男扮女装,可终究总有些小小的恼火,投宿时自然少不得不轻不重告诫了一句。可未曾想,卢聪反而因此更坚定了关于他好男的猜测。

众人都不是最挑饮食的人,可船上的伙食不过是蒋福底下一个杂役竭尽全力供给的,也就是管个饱,滋味就没法说了。如今既然住下,少不得找了个酒肆好好祭祀了一下五脏庙。今年的荆州解试大约在小半个月前刚刚出榜,而行过乡饮酒礼,解送的士子已经随着贡物启程远赴安了。即便如此,这江陵城中依旧还有不少士子逗留。这间小酒肆便是到处可见白衣士子,高谈阔论神情激昂,大见书生意气。

“今年的州试三场,杂居然考的是表,如此偏门,这不是硬要为难人么

“噤声噤声,这可是韦使君亲自出题”

“听说韦使君放话说,杂一向只考诗赋,这不是国朝之初开科举的本意,所以,歌、论、表、檄、箴、铭,该考什么考什么,一概凭真本事“

听到邻桌在讨论今年的荆州州试,又听到韦使君三个字,杜士仪不禁若有所思地问道:“现任荆州史是?”

卢聪身在雅州那种偏远之地,对于荆州史是谁自然答不上来,而王容则是看了一眼裴宁。果然,裴宁连眉头都没动一下就淡淡地说道:“这位韦使君应是彭城郡公韦凑的从子韦虚舟,他的兄韦虚心如今官居兵部侍郎。虽和如今出任成都令的韦十四郎并非同支同房,但和韦尚书颇有些交情。”

听到这话,杜士仪不禁在心里苦笑了一声。京兆韦杜,同为大姓,然则韦氏各房出任高官的人物层出不穷,虽历经韦氏之乱而依旧不伤根本,而这些年京兆杜氏的杰出人物就实在是凤毛麟角了。所以,杜思温虽有嫡亲儿孙,却依旧对他寄予厚望

裴宁解说了如今这位荆州史,王容方才用低沉的嗓音问道:“可要去拜会韦使君么?”

本只是过境江陵,杜士仪并不打算惊动本地官府,也免得消息传出去引来别有用心的人。可既然荆州史韦虚舟和韦礼乃是同姓,又与韦礼的伯父韦抗相交不错,他若是过境连个招呼都不打,那就太过托大了。思来想去,他就点头说道:“拜会就不必了,韦使君也是日理万机的人,投一张拜帖就行了。”

裴宁也赞同如此处置,卢聪自然无话。然而,他们在这一桌低声说话,本以为别人不会听到,可却偏偏有人冷不丁凑了过来。那人是个颇为年轻的士人,生得倒是俊俏,但眉眼却有几分精明:“听各位刚刚提到要投帖拜见韦使君,看情形不像是应试的,可是来江陵游赏的?倘若如此,上清观就不可不去了这去年上清宗司马宗主前往南岳衡山的时候,曾经在江陵逗留,满城官员并士人纷纷前往拜谒,留下四面诗墙并无数墨宝,不可不去瞻仰”

倘若是别的名胜,杜士仪兴许会置之一笑,然而,一听到是司马承祯曾经逗留之地,他不禁起了几分兴趣。不但是他,裴宁和卢聪也都流露出了动心之意,王容便笑道:“这道观是本名上清观,还是司马宗主逗留之后改的名?”

那年轻士人本是耳尖听得众人议论,认定非富即贵,想要来攀攀关系,谁知道座中竟有人须臾便戳破了这一条,一时便有几分尴尬:“是司马宗主逗留之后,观主感念司马宗主仙道骨……”

这后头的话不说,众人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扯起虎皮做大旗的事,杜士仪自己也没少于过,可直接把道观的名字都改了,他不得不佩服那位观主的直截了当。等到谢过那年轻士人的“指点”,又婉言谢绝了他的带路,酒足饭饱后前去那上清观时,一到门口,杜士仪见游人如织,大有后世名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九章 江陵遇故迹〗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4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