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风雨飘摇的东宫(2/3)
到与其说是护送,还不如说是押送李亨的这一行人再也瞧不见了,张良娣方才再也维持不住自己,就这么瘫坐了下来。那一刻,嫁入东宫时虽然带着几分惶恐,却同样盼望着将来母仪天下光的她只觉得心情一片昏暗。如果李亨真的倒台,哪怕她能够像韦坚的妻子姜氏一样,能够安然回到母家荣养,可曾经嫁给过李亨的她还有什么未来?怎么可能还有未来?
下意识的,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扭过头就冲着李静忠喝道:“别愣着,你既然让我救郎君,就来出出主意”
李静忠慌忙膝行爬了过来,等挪到张良娣跟前时,他使劲压制住咯咯直打架的牙关,用几乎变调的声音说道:“之前一点声都没有,突然陛下就令人宣召郎君,显然这个消息还被死死捂着,安城中还少有人得知。只有一个办法,置于死地而后生,把这个消息放出去要让人知道,陛下就因为安禄山这样宣扬,便要问罪于郎君,这岂是明君行径”
张良娣立刻体会到了这一招的用心。这些日子以来,由于各式各样的流言充斥朝野,若是再压上这样一根稻草,李隆基就会坐实昏君之名。也许就连杨国忠这样和东宫不对付的也会出面谏劝,至于能否在军中民中顺便建立起对李亨的同情,那则是后话了
想到这样大的事情只靠自己,只靠李静忠完全不够,她便攥紧了拳头,一字一句地说道:“快,你去请广平王和建宁王来”
广平王妃乃是韩国夫人之女崔氏,这种时候也该让其登门去求杨家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对于李亨来说,突如其来的恶讯简直是砸在脑袋上的重重一棒。直到他被人架着进了宣政殿,匍匐在君父脚下的时候,他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他很想表现得无辜一些,但结果却是他整个人抖得如同筛糠似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答话,甚至连到了耳边的咆哮和斥责,他也有些听不清了。
见李亨这般脓包,李隆基越震怒,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正想要彻底落,一直侍立在御座旁边的高力士终于忍不住了。向来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的他,破天荒地躬下了身,用很低的声音说道:“陛下还请暂且息怒,安禄山那等慧黠胡儿,说不定就是用这等诡计,激陛下问罪于太子。”
“激朕问罪于太子?你是说,安禄山杀杨国忠拥戴太子的话只是为了让朕问罪于太子?太子是有经天纬地之能,还是有冲锋陷阵之勇,用得着安禄山如此费心?”
高力士只是悄悄进言,李隆基却忍不住厉声质问,一时间,偌大的宣政殿中一片寂静。李亨意识到高力士竟然在为自己说话,心头大震,用眼角余光瞥了那边一眼,却只见李隆基的面上完全不见任何消气,而高力士已然扑通一声伏跪在地,他那一颗心忍不住又再次沉到了谷底。
他的想法和高力士的并无不同,安禄山的宣扬把他推到了杨国忠的对立面,可也同样将他推到了李隆基的对立面。如果是时光后退二十年三十年,也许李隆基会识破这样的奸计,暂时放他一马,事后再让他悄悄病死,但时至今日,已经遭到了一次最严重背叛的天子怎么还可能容得下他?
李隆基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高力士本打算缄默,可是,忠心耿耿侍奉天子这么多年,到了眼下这样的紧要关头,他更怕的是李隆基真的中了安禄山的奸计,以至于真的再次做出废太子又或者是杀太子的事情来。要知道,李瑛李瑶李琚的所谓三王之乱和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
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猛地连连以头点地,苦苦劝谏道:“太子虽远不及陛下英明神武,不能安国,武不能定邦,可却是国本,正当安贼叛乱,民心飘摇的当口,一旦安城中再有巨变,天下臣民定然无所适从,军中士气更会一举颓丧陛下若是要废太子,可于官军大破叛贼之后,不可在如今叛贼正当气盛之时,陛下万望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盛唐风月】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风雨飘摇的东宫〗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1/11225/140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