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香筒之秘(2/3)
听这一价格后,手舞足蹈,嗷嗷直叫。很明显,如同卢灿所料,他们买入时的价格,要比这价格低很多。
温老汉还有温嘉铭,对卢灿报出的价格有些诧异——一个高不到一尺的小花瓶,凭什么就能卖十五万港纸?
温老汉往前一步,还想伸手阻止卢灿来着,被温碧璃拽住。
罗玉强原本也很开心,咧嘴大笑,对卢灿直点头。只不过他终究是岭上老狐狸之一,很快就想到某些事,挥手让罗圪垯他们安静。
他抱拳拱手,对卢灿说道,“承蒙卢少东家看得上,给兄弟们一份利润,我罗某铭记在心。”
他接着朝温嘉铭示意道,“这次得温二兄弟引荐,这红利,少不了你这一份!”
见温嘉铭面红耳赤的想要拒绝,他摆摆手,“这点小红利,我知道你肯定看不上,不过……”
扭头对卢灿这边问道,“卢东家,我听说古董行中,也有介绍费一说……叫什么‘出三进二’的,不知是不是?”
能在调景岭混成领导一级的,果然都是老奸巨猾之辈,没一个简单的。他这番话说得很漂亮,很仗义,同时还把温家温嘉铭圈进来,一副有酒大家喝的模样。
这么一来,大家都成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也就不会将获得巨利的事情说出去。
温嘉铭和温老汉都看着卢灿,这笔分红在卢灿看来不多,但温家才翻身几年?
卢灿对罗玉强笑着点点头,“行,既然罗队长这么客气,我就替二哥谢谢你。”
罗玉强有手段,又藉收购古董的方式,表达想要靠上自己的意思,卢灿想不出拒绝理由。再说,自己现在需要收拢岭上势力,真要把他踢出局,这老奸巨猾的家伙要是搅局,还是有些头疼的。
卢灿点头之后,屋内气氛融洽很多,温老汉安排儿媳进来帮忙倒茶,不光罗玉强,连罗圪垯也有了座位。
谈成第一件交易,温碧璃立即捧着走豇豆红柳叶瓶,自然不能让对方再上手。
卢灿打开面前的第一只纸箱,里面有七八件物品,最上面的是一方竹木香筒。
香筒,文玩类,古代读书人或者大家小姐,用来美化室内空气一种用具,比笔筒要袖珍,常用镂雕在筒壁和筒盖部位形成细密的小孔,用以散发香味。
家用香筒有盖,是古代富贵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实用品。
还有一种香筒,用来放置香枝,那就是供具,供具香筒更像笔筒,无盖。
古代对祭祀或供奉都很重视,因此,供具香筒做工装饰均有讲究,多数以各种吉祥图案装饰,以表对于神明祖先的虔诚敬意。
眼前这只香筒,分为底、身、盖三节。
器身为竹材,直通式,透雕兼高浮雕手法,刻有一幅山水图,一共有四个镂雕透点,分部在筒身四周,可以用来散发香味。
卢灿转动筒身,目光落在山水图中的某一点,眉头越皱越紧。
筒底和筒盖具为镶嵌红木,底座略厚,四周是圆雕莲花座形态,筒身嵌入其中。筒盖是黄花梨平套,透雕暗八仙图。八件八仙代表性的物品之间,各有一个微小孔洞,也是用来散发香味。
卢灿稍稍用力,檀木底座有轻微松动,这香筒是可以拆卸的。
底座镶嵌部分遮盖了器身雕刻画面,他便单手握住器身,另一手抓住底座,猛然发力,噗一声,莲花底座与竹筒器身分离,露出被掩藏的那一部分部分。
器身所雕刻画面,全貌都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一幅竹雕《湖舟夜行乐》,署名张希黄,还有竹刻浮雕印“希黄”,篆书。
这是明末“留青圣手”张希黄的作品。
竹刻的历史源远流长,宋时已渐繁荣,至明代竹刻艺术已达高峰,流派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相宝】最新更新章节〖第754章 香筒之秘〗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03/103493/7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