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对方意图(2/3)

优秀教师。

王宏明的古文、英语等学识,都是来自母亲的亲自传授。

珠江文化最终决定由他来担纲这家门市的经理,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王家在东南亚依旧有相当的影响力。

卢灿看完掌眼师傅,眼光顺势移到他的身上。王宏明站起身来,对卢灿点头微笑,“鄙人小店经理王宏明,本店开业七天庆,所有物品一律九折,今天最后一天。”

卢灿礼节性的点点头,指指窗台位置的三尊坐悟像,“这三尊法师像,可以上柜台容我看看吗?”

王宏明与那位掌眼老者,目光交流,对反眼中都有一丝惊讶——开业六天,许多人问过那三尊是什么佛,真正认识的人很少,没想到这位年轻人直接说出“大师像”。

这是瞎蒙的还是真有水平?

让两人惊讶的是,那年轻人的话语并没有结束,手指连点,“哦,这尊檀木台屏,还有那四幅白石山翁的条屏,可染大师的《烟雨江南》,也给我包上……”

王宏明半张着嘴,这在干嘛呢?这人不会是来捣乱的吧?进门到现在不过十分钟,他认真的看过这些物品吗?怎么张嘴就来?

不过,对方点名的物品名称,无一差错。

王宏明在羊城涉外宾馆接待过一二十年的外宾,也算见多识广,他忽然灵光一闪,一拍额头,急匆匆从柜台内走出,高声大笑着招呼,并远远的就递出手臂,“卢先生……是吧?真是贵客临门!”

他没见过卢灿,但有关卢灿的传闻听说太多。眼前的年轻人,保镖随身,目光如炬,出手豪阔,全香江也只有这么一位。

“冒昧了,王经理,”卢灿伸手与他握握,“我要的那些,没有你们的镇店吧?”

每一家古董店都会有镇店之物,用来彰显自家店内物品的品级,所以这类物品,一般都是非卖品。购买镇店之物,要么交情非常好,要么就是撬市——一种很不友好的行径。

卢灿所点名的几件,现在还达不到镇店水准。

白石山翁的四条风景屏,再过十年能镇店,现在他的香江市价为一千二百港纸一平尺;可染大师还在世,价位要比他师傅白石先生更低,香江均价在五百港纸一平尺。

李可染大师的作品升值,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在东瀛举行一系列展览,受到东瀛艺术家追捧之后的事。

至于那三尊坐悟像,还有那尊檀木座屏,更算不上镇馆。

“卢先生看上的物品,即便镇馆也没问题。”王宏明热情洋溢的摇着卢灿的手臂,分外亲热。

他又对柜台后面的老者喊道,“冯叔,来来来,我介绍一位俊杰给您认识!”

见卢灿有些诧异,他哈哈一笑,“冯叔可是和卢少,有些渊源呢。”

“哦?不好意思,我没太明白。”卢灿朝那位老者微微躬身,又与对方握握手。

“冯老的父亲是冯耿光老先生,前几天,我和冯老还去虎博,拜访张博驹老爷子……”王宏明在旁边介绍道。

啊!卢灿恍然大悟,态度明显亲近几分,“冯叔,还请不知者不怪!哪天有时间我给您摆宴欢迎!”

这位冯静喜又是什么来历?一切都源于冯耿光及张博驹。

冯耿光是北洋体系内的高管(北洋军第二镇管带、协台),辛亥革命后,他参与中国银行的筹建工作,并先后担任三任总裁。

此人与张博驹老爷子关系素来交好,两人都是梅党(梅兰芳的铁粉)。

“梅兰芳初起,凡百设施,皆赖以维持。以兰芳贫,资其所用,略无吝惜。兰芳益德之,尝曰:他人爱我,而我不知,知我者,其冯侯乎!”

这是张博驹老爷子的《游春笔记》中记录的一段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相宝】最新更新章节〖第747章 对方意图〗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03/103493/7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