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0/www.sanjiange.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272章 享王遗书(2/3)_相宝_三江阁

第272章 享王遗书(2/3)

如此容易被发现的夹层,还能隐藏秘密吗?

在收藏界,真实的笔筒夹层,大多数使用小筒内嵌。

也就是雕刻一个与笔筒内径差不多的小筒,将物品放入小筒中后,然后口朝下,一点点平置着塞进去,有些类似于现代打针所用的针筒。

不是有空气阻力吗?怎么能塞进去?

古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压强,但他们很聪明。

这类藏有夹层的笔筒,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具备两个特征:其一就是内部圆滑,近乎正圆;其二是口径要比足径长。

这是为了让小筒很容易在最开始时塞进去,顺利抵达笔筒中间部位。至于如何抵达底部,别着急,这需要时间。最常用的办法是在笔筒内放置铅块,只要铅块压住内部小筒底部两天,内置小筒一定会落到笔筒最底部,形成密闭的夹层。

这样的夹层,防水、防腐、防虫,并把唯一的破绽留在笔筒内部,如果工艺高超一些,还可以在内部刷漆料,彻底将内部缝隙遮蔽。

卢灿从抽屉中掏出一根尺子,先测量外壁高度,四十一公分,然后竖着测量内壁,二十八公分。他心底有谱了,内置小筒的高度,在十公分左右。

这样密闭严实的倒扣小筒,如何取出来?

这一问题更简单。

卢灿出门,拿进来一只脸盆,提着一壶开水。

空气热胀冷缩的道理,用来开启这种密闭严实的内扣小筒,最合适不过。

将笔筒放置于脸盆中央,卢灿开始围绕着笔筒的底部浇开水。一直浇到开水没过十五公分的位置才停手。

不过五六分钟时间,卢灿便听到笔筒内有轻微的“噗呲”声。

这是小筒内的空气膨/胀,将内扣小筒往上顶出一小节,漏气呢。

这时候,就可以拿出脸盆中的笔筒,倒置着放在一块棉布上,轻拍笔筒底部,其中的小筒,会很轻松滑落出来。

是不是很简单?

(以上过程,是我亲眼见过,一位老掌柜就这么开笔筒夹层,所有经历为真!至于他笔筒内的东西咳咳……就不告诉大家了)

卢灿用棉布擦干净黄杨木雕笔筒后,才将目光落在滑出来的小筒上。

小筒中塞得满满的,是一幅绢布。

卢灿小心的将这卷绢布掏出来,平摊在棉布上。

这是一幅图!

再看右侧竖形字行,吓一跳!

靠!真的?假的?

“言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子女人民为上帝之子女人民,非胡虏之子女人民。胡虏,妖人也。中国有中国之配偶,今满洲妖魔悉收中国之美姬为奴为妾,三千粉黛皆为羯狗所污,百万红颜竟与骚狐同寝,言之痛心,谈之污舌……”

这一部分文字,卢灿很熟悉,是太平天国杨秀清所撰写的《诛妖檄文》,很有名。

再继续往下看,渐渐到了正文——

“我天国多年筹措,力转乾坤,胜局在握,然,天时不净、地利未清、人神不明……”

卢灿掐掐眉心,有些难以置信!

最后的落款是享王刘裕鸠,钤印为天国享王李。

刘裕鸠是谁?不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人,还真不知道!

这位是李秀成旗下的骁将,杀人如麻。1861年封忠诚第三十六天将;1862年,先后与邓光明,陈炳文同守杭州,1863年封享王。

1864年,天京城破之后,太平天国覆灭。不久后,清兵围攻杭州,城陷,随陈炳文突围,旋留驻江浙湖州,等到幼天王的到来。

同年八月,刘玉鸠护幼天王洪天福贵(洪秀全长子,被沈葆桢凌迟,年仅十五)南走,九月下旬在江浙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相宝】最新更新章节〖第272章 享王遗书〗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03/103493/2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