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3/4)
,到那时,城门不戒严不盘查了,我们就搬回家,早晚接送壮壮就行了。”
“那个造反的荣贼,真是杀千刀的狗贼!”
提起这场动乱,车上众人无不咬牙切齿,痛骂不绝。
“他以前过的日子多好啊?住着天宫一样王府,年年都有几万两银子和几万石粮食,又有无数的金银珠宝,还有一群美貌小妾,过得跟神仙似的,屙屎都用缎子擦腚,咱们老百姓一辈子都不敢想象。他可倒好,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带兵造反。”荣亲王以前的待遇都传遍了天下,衙门特地派人来村子里说的,因此大伙儿都知道。
很明显,这是朝廷的策略,善加利用舆论,激起百姓对荣亲王的痛恨。
随着车上人提起,其他人立刻赞同,苏家二堂婶道:“就是,就是,粮食一天一个价,要不是老张仁义,卖了两石麦子给俺们家,俺们家现在都喝西北风了。”
看向秀姑和张硕时,二堂婶满眼都是感激之色。
秀姑忙笑道:“邻里乡亲的,哪能眼睁睁看着大伙儿缺粮?我们家能做的就是把口粮和粮种之外的粮食卖给大伙儿,一文钱没少收呢!”自从卖了粮食,张家的人缘好了不少,村里村外缺粮缺得厉害,颇有几家闹事,唯独没找张家的事儿,外面来找事,大家都帮忙。
他们家做种的三十石粮种不是没人打主意,年尾年初那会儿,好些外村的人上门出高价买,老张没同意,村里人都没卖,怎么可能卖给他们?说是粮种,就得留着。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育苗时,张家三十石的稻谷运到城里,与相熟的粮商换了三十石能做种子的稻谷,没办法,凭花多少钱都买不来。如今家里就那几石口粮,再没人打主意了。
他们家算是比较好了,稻种平安下地育苗,村里许多人家连做种的稻谷都没有。
不过,有地的人家基本留了种,没有粮种的那都是没地,或者赁地种的人。
大伙儿齐齐叹息,世道这么乱,纵然是风调雨顺,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只盼着朝廷大军赶紧将荣贼给杀了,还有那个叫什么薛稼的大官。
话没说完,就进了沙头村。
苗云带着儿子孙子儿媳妇等迎他们进去,苗家富足,早就准备好了酒席,而他又是里长,亲邻好友无不赶来敬贺,竟办了十多桌酒席,虽说较以往简陋了些,可现在东西贵,有钱都买不到,八个大碗里有四样荤菜,真是不错了。
估计苗家杀了一头猪,瞧那大碗的红烧肉,大碗的排骨,啧啧,看得人直想流口水。大家一面向苗云道喜,一面吃着红糖茶泡馓子,悄悄这么说。
红糖意为喜庆,馓子意为多得贵子。
苏母从翠姑房里出来,叮嘱女儿道:“秀姑,你得多吃点。”给张硕生个贵子。
苗云穿着一件藏青绸缎衣裳,接受大家的恭喜,不住拱手道谢,劝大家多吃点,虽然红光满面,眼角的皱纹却十分明显。他挨桌道谢,没单独看向秀姑,其他人更不曾在意,谁家的女儿没有几个人家提亲?那叫一家有女百家求。
少时,苗云去产房里抱了孩子出来,大家一阵夸赞。
孩子包在大红襁褓里,眉目已经长开了,褪去了初生时的红皱,秀姑仔细看时,心中一阵讶然,怎么这么丑?
眉眼口鼻都不像翠姑,三分像苗云,七分丑陋,嘴歪眉斜。
莫非父亲年纪比较大生的孩子相貌丑陋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父亲年纪大生孩子也有好处,据说孩子的寿命比较长。
秀姑前世都是道听途说,不明真假。
不过,苗云的年纪确实比较大,跟自己父亲差不多。
李氏赞道:“这孩子长得可真胖呼,一看就知道在娘胎里享福了。”至于丑陋与否,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弃妇再嫁】最新更新章节〖第045章 :〗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10/10292/3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