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6章 我们就是厉害(1/2)

就像刘晓峰说的那样,大毛的这个考察团要求参观我军这批换装了“tay”1110发动机的伊尔-76运输机,是带着挑刺的目的来的以老毛子那贪婪的性格,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他们怎么可能拱手让出来?

对于老毛子的性格,领导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部队陪同的解说人员上来对新换装的“tay”1110发动机就是一顿夸……

“相比于伊尔-76运输机原装的-30-2发动机,新的发动机在油耗方面降低了15%左右,四台发动机的总重量也减轻了2200公斤,油耗和发动机的降低让飞机的最大航程增加了1200多公里……”

“这不可能!”解说员的话音未落,来自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副总工程师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就大声道:“‘tay’系列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3.2,怎么可能这么省油?我们全新一代伊尔-476上面搭载的-90发动机的涵道比高达4.6,也才能够将油耗降低13%至17%,你们一个老掉牙的发动机凭什么能够降低这么多的油耗?”

也不怪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这么激动,作为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的副总工程师,他太清楚索洛维耶夫设计局为了研制成功-90发动机花费多大的力气了。

原本,按照苏联中央政府的规划,-90是为了取代以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8为首的第一代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和以-30系列第二代中等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目标是在油耗水平、发动机寿命、噪音水平等方面追上早期的56和2500发动机。

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当中,受限于苏联当时的航空工业的水平、研发理念以及已经越来越糟糕的国家财政,-90发动机的研发过程异常的坎坷,可以说磕磕绊绊了许多年才算是诞生了下来。

也因为各个方面的限制,-90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做出妥协,比如在燃烧室的设计和高压涡轮方面,基本上就是传承自-30,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和心血,才让-90的油耗比-30降低了13%至17%,你们华夏在航空工业方面只能算是我们的徒弟,凭什么能够降低这么多的油耗?

“塞尔雅科夫先生,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陪同参观的商飞集团的副总工程师郭一帆开口了:“如果您对我们商飞集团的‘tay’系列涡扇发动机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我们的‘tay’系列发动机是引进自英国罗尔斯·罗伊斯集团的‘tay’系列。”

“我当然知道罗尔斯·罗伊斯的‘tay’系列发动机,但我没记错的话,‘tay’系列发动机的涵道比只有3.2吧?”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哼了一声,不屑的说道:“以技术水平来划分的话,只能算是第二代涡扇发动机,和我们的-30-2属于同一水平,那么,你们的‘tay’系列发动机凭什么能够做到油耗比-30-2低这么多,甚至能够达到我们的-90的水平?”

面对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鄙夷的目光,郭一帆的脸色未变:“我们商飞集团的‘tay’系列发动机能够做到这么低的油耗,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一个,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比苏联发达,即便是同一时期同一代的发动机,英国的发动机在寿命、油耗、易维护性等多方面也高于苏联发动机。”

亚历山大·塞尔雅科夫哼了一声,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

某种程度上说,苏联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受益于英国良多,“二战”末期,美苏会师柏林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动力之王】最新更新章节〖第1866章 我们就是厉害〗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0/191/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