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人在江湖 第四十九章 许愿(1/3)

越往北行,天越严冷,几乎到了哈气成冰的地步,就连包裹内的干粮都冻的铁硬,无法啃食。

一行四人忍冻受饿,在夜色中促赶路,赵凌雪和大瓷碗自幼在宫主长大,哪里受过这种活罪,早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好在屠铁林这几年一直在这一带修行,对这里早已了若指掌,搪塞这种极冷气象经验丰富,他教几人如何以最省力的措施抵抗越来越刺骨的冷气,同时箫剑生一路上抓着赵凌雪的手,用自己的体温温养这赵凌雪的体温。

即便如此,一行人走出十几里之后,赵凌雪变的手像冰块一样的刺骨,大瓷碗也到了难以睁开眼的地步。

箫剑生看了一眼屠铁林,屠铁林收到他的眼力,但没做回应。

屠铁林似乎有意考验几人的定力,不声不响一个人前面安闲的赶路,直到感知到赵凌雪和大瓷碗气味越来越微弱时,这才给每人分发了一粒米粒大小的半黄半紫丹药,按照屠铁林的说法,这种丹药看着不起眼,但效果还不错,能有效的阻断外界的冷气,仿佛给身材多穿了一件保热衣。

果不其然,赵凌雪和大瓷碗服下之后,几息的时间,两人的面色便好了很多,终于开端有说有笑起来。

一行四人终于在天气即将亮起时,近近的看到了那九根冰柱,高大异常,仿佛直通传说中的天庭,九柱并非一样的高度,像山一样错落有致,粗细有别,最粗的需要十几人合抱,最细的也堪比一颗成长了千年的参天大树,至于高度,无法丈量,应当百丈是有了。

九根冰柱按照某种特定的位次,疏散在一座圆台之上,待众人到了近前,才创造圆台形似一朵九瓣的花朵。

为何是九瓣奇花,箫剑生猜测应当是取自传说中的九瓣重生之意。

而那张青灯就悬浮在九根冰柱之间,离圆台约莫十几丈的高度,青灯似燃似熄,你不看时青焰暗淡,你若看时,好似能感应到你的心情,青焰袅袅而动,甚是奥妙。

青灯以莲花为托,无芯无油,常燃不败,已经燃烧了超出千年,这可能便是传说中的长明灯。

在太阳还没有升起之前,屠铁林没让众人接近传送阵。

所以众人一直在不远处等着太阳的升起,光线展洒大地。

闲来无事,屠铁林便有一道没一道的讲一些和传送阵关联的琐事。

这座传送阵固然历经了千年,依然保存的完好如初,由于地处极冷之地,这几年除了屠铁林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基础没有人问津,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这么一处传送阵。

按照屠铁林的说法,这里并非真正的黑暗角域,只是通往黑暗角域的进口,导致后来不少知情者错把这处传送阵当成了黑暗角域的一部分,这也难怪,毕竟那场大战已经结束了千年,很多东西都变成了回想,将那一段血腥的历史当成了修行史上的耻辱,鲜有人记载在册,供后人翻阅。

然而,谁又能想到,几千之后,灵主的残余权势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而且当年那场修行者与灵主权势的大战

并未波及这里,才得以让传送阵保存至今,至于如何通过传送阵抵达黑暗角域,屠铁林没有说,箫剑生问了,屠铁林也是有意避谈。

实在屠铁林是在有意识的掩护箫剑生,在箫剑生还没有成长到必定高度的时候,知道了反而不是好事。

半个时辰后,热烘烘的红日升起,彻底了驱散黑暗,仿佛能看到那刺眼的光线如巨浪一般推着那夜色向北方而往,再往北似乎连光线都无法照射到,依然漆黑一片。

光芒万丈汇聚而来,斜着射向传送阵,九根通天冰柱像饥饿了一夜的人一夜,开端猖狂的吸收日光,约莫一炷香时间后,九根冰柱开端折射出残暴的光线,冰柱之上光晕流转,渐渐变的透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记住【诸武争锋】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卷 人在江湖 第四十九章 许愿〗地址https://wap.sanjiange.com/book/0/117/254.html